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资银行积极参与跨境支付创新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5-24 10:15:00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曹槟) 截至23日,中国已有13家商业银行加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全球支付创新项目gpi,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加高效、安全、可控的跨境支付体验。

这13家银行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这些银行的跨境支付业务量共占中国跨境支付金额总量的约80%。

“中国中铁在海外、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拥有许多在建项目,几乎每天都会产生多笔跨境支付,但一直以来都存在汇款时间长、无法实时掌握交易状态等问题。”中国中铁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结算业务部会计师李光说。

SWIFT亚太欧非区首席执行官何亚伦指出:“一个更加快速、透明、可追溯的跨境支付服务将有利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贸易与供应链活动。SWIFT gpi将实时支付查询与快速、准确的国际支付当日结算相结合,在支付方面为企业提供了新的窗口。”

何亚伦介绍,自2015年12月该项服务发布以来,200多个国家的超过110家银行已加入该项目,几乎覆盖所有“一带一路”国家,全球有20家银行已经上线,另外50家银行准备实施,数十万笔gpi支付已通过超过85条国家走廊完成。

此外,SWIFT还通过改善连接性、提供支持人民币的优化产品和服务,并鼓励业界参与及使用国际标准,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支持。借助SWIFT网络,中国的400多家金融机构可以与全球11000多家金融机构开展更加安全、稳妥、可靠的交易。

中国银行支付清算部总经理吴建光表示:“中国银行是最早参与SWIFT gpi项目的银行之一,在规则制定、项目试点、远期规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1月,中国银行成为全球首批投产银行。截至目前,中行SWIFT gpi业务已覆盖境内外66家机构和11个主要币种,渠道和客户覆盖率快速增长。”

中国工商银行运行管理部副总经理彭华说:“参与SWIFT gpi项目有助于商业银行提升跨境支付质量和效率,丰富和优化全球清算网络,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清算服务,提高客户国际支付体验。”

相关推荐
超300%!2024年马来西亚来华人员支付交易大增

近年来,中国和马来西亚跨境支付互联互通不断深化。2024年,经网联清算公司平台转接的跨境支付交易中,马来西亚人员在华交易规模位居各国首位,全年交易超1475万笔、金额近28亿元,同比增长均超3倍。

银联国际与老挝国家支付网络互联互通合作落地

12月19日,银联国际与老挝国家支付网络(LAPNet)在上海共同宣布,双方二维码网络互联互通合作落地。

银联卡欧洲使用体验升级 暑期出境游可享多元权益

受国际航线运力复苏、免签政策等利好因素带动,今年来,中欧间旅游业合作持续深化,跨境支付需求随之快速增长。目前银联卡可在欧洲超80%的商户POS使用,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等今夏热门目的地使用体验尤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