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访:债券市场开放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主任李昌镛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4-15 09:05:44

新华社华盛顿4月14日电(记者高攀、熊茂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部主任李昌镛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不仅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机遇,而且有利于培育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避免经济金融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李昌镛在此间举行的IMF与世界银行春季会议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4月起中国债券被正式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其重要意义不能仅仅从市场开放的角度来理解。

他解释说,许多发达经济体都拥有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两大互补的融资渠道,当银行体系有问题时,资本市场可引导储蓄资金为实体经济服务;而当资本市场有问题时,银行体系可发挥主要融资作用。

李昌镛指出,中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仍然是银行主导,需进一步发展股市、债市等资本市场,作为银行体系融资的补充。

他认为,进一步发展债券市场是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很好起点,但这项工作并不简单,需要大力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培育信用评级公司和抵押品管理体系、完善相关法律和会计制度等。

李昌镛强调,扩大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债市的参与程度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债市的效率,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也非常重要。他指出,未来中国会吸纳更多海外资本流入,而这有赖于发展良好的资本市场,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产品。此外,发展好国内债券市场也会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李昌镛表示,IMF欢迎中国政府近期出台的减税降费措施,这有利于提振国内消费和促进中国经济转型。李昌镛指出,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30%。

谈到“一带一路”建设,李昌镛说,“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区域合作,促进贸易、投资、金融以及人才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对全球经济作出重要贡献。他期待与IMF总裁拉加德参加4月下旬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他表示,IMF愿意与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上保持密切合作,并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官员提供能力建设支持。

相关推荐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外资眼中“确定性的绿洲”——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十

商务部数据显示,3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与此同时,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外资机构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前景?如何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新华社记者近日深入多地,调研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发展现状。

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警示贸易战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22日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8%,较今年1月预测值低0.5个百分点。

新华时评丨从两大展会火爆看中国经济的动力活力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扰乱全球经贸秩序之际,中国举办的消博会和广交会参展品牌和企业数量却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