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访:中国援建实验室助力埃塞皮革业发展——访埃塞皮革工业发展研究院专家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4-15 13:11:52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4月14日电(记者王守宝)“中国皮革工业技术先进,中埃皮革技术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对提升埃塞俄比亚皮革生产技术,推动皮革工业的发展起很大作用。”埃塞俄比亚皮革工业发展研究院环境技术理事部主任梅尔沙在此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2013年11月,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科技部与埃塞俄比亚科技部签署了《关于共建中埃皮革技术联合实验室的谅解备忘录》,表示将支持双方科研机构开展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通过联合研究、人才培养、政策指导等合作方式,帮助埃方加强在皮革技术领域的科技能力建设。

该项目位于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埃塞皮革工业发展研究院内,已于近期完工。在实验室内,分析仪器、化学制剂等成套设备一应俱全;在实验室外,中国援助的有关皮革加工的污染物处理设备也正常运转。

梅尔沙见证了实验室建立的全过程。

“从实验室设备的安装、调试,到实验室的正常使用,中国专家在40天内就完成了。他们工作非常认真、辛苦,几乎没有休息日。”梅尔沙说。

据介绍,埃塞俄比亚牛的存栏量约为5300万头,羊的存栏量约为5000万头,皮革生产原料丰富。但由于技术落后,只有约50%的皮革原料得到加工利用。

梅尔沙表示,中埃皮革技术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将促进埃塞俄比亚皮革原料的高值化利用,提高其皮革研究、工业化以及污染物治理的水平。同时,该实验室的建立还可吸引外来投资,推动埃塞俄比亚皮革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皮革加工涉及浸水、脱脂、软化等多道工序,处理不当会带来污染。而埃塞俄比亚皮革加工技术相对落后,皮革工业发展带来的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梅尔沙说,中埃皮革技术联合实验室在污染物处理方面提供了浸灰废液、铬蹂废液循环利用技术和有效的综合废水处理新技术,这些技术将会大大减少皮革工业发展带来的污染,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埃塞俄比亚的生态环境。

“这个联合实验室的建立,让埃塞俄比亚皮革加工领域的专业人才、大学研究人员和学生有了科学实验的平台,使实验室成果可以转化为真正的生产技术,提升埃塞俄比亚整个皮革工业的技术水平。”梅尔沙说。

梅尔沙表示,近年来,埃塞俄比亚皮革工业发展研究院约有20名专家赴中国学习有关皮革加工制造的最新技术。他们不仅是中埃皮革工业领域交流的桥梁,也是未来埃塞俄比亚皮革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相关推荐
非洲中国商会在埃塞俄比亚成立

28日,中国驻非盟使团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庆祝非洲中国商会成立招待会。来自非盟、非洲各国驻非盟使团、埃塞政府、中资企业等200余人出席活动。

2025年“国际中文日”活动在埃塞俄比亚举办

2025年“国际中文日”活动25日在埃塞俄比亚联邦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孔子学院举行。

埃塞俄比亚“中文+纺织”培训项目顺利结业

4月1日,“丝路织梦·匠心相通——埃塞俄比亚上海纺织‘中文+纺织’联合培训项目”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博莱莱米工业园区迎来结业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