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通讯:讲述中国故事的埃及出版人艾哈迈德·赛义德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4-22 15:57:43

新华社开罗4月22日电  “我人生的一半跟中国有关系,我所希望表达的、说的、写的和翻译的东西很多,我想用自己的声音给别人讲述中国的故事,讲述真正的中国。”埃及出版人艾哈迈德·赛义德深情地说。

今年37岁的赛义德是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建的“一带一路”合作研究中心最年轻的理事,负责与中国的联络与沟通。他同时是埃及一家出版公司的负责人。

赛义德上大学时选择了中文专业,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2010年,他前往中国宁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读书期间,他萌生一个想法,打算成立一家出版公司,向阿拉伯国家介绍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成就。“以前阿拉伯国家和中国往往通过西方媒体了解对方。我有一个梦想,希望通过翻译中国书籍,让阿拉伯世界的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

2011年,赛义德同两名中国合伙人一起创立了从事中国图书阿拉伯语翻译和出版的宁夏智慧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称“智慧宫”),但生意一直不理想。为摆脱困境,赛义德想到一条出路——写一本书,以阿拉伯人的视角介绍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人如何思考并选择自身发展道路。

2013年11月,《中国道路——奇迹与秘诀》正式出版。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此书成功登上埃及畅销书排行榜。书中描述的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引起不少官员、学者和民众的关注。

赛义德说,这本书让很多人相信,“一带一路”倡议是创造发展机会的平台。“直到现在,这本书每年的印刷量还有2500至3000本。”

凭借这本书的成功,“智慧宫”渡过难关,员工数量从初创的3个人发展到现在的135人,还在4个阿拉伯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

2019年初,“智慧宫”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开罗国际书展,并成为书展最大的参展商之一。展会上,公司不仅带来《“一带一路”读本》等专著,还带来大量中文教材、儿童读物等。这些图书成为阿拉伯世界和中国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

相关推荐
埃及青年筑梦红海之滨

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泰达合作区)位于埃及首都开罗以东、红海苏伊士湾旁。如今,在园区工作的埃及员工已有约1万人。他们在这里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懈奋斗,也为埃及的发展和中埃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

通讯|“感谢中国师傅的传帮带”——中国家电企业助力培养埃及本土产业人才

“中国有句古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在这里工作5年,收入和专业技能都有所提高,也积累了项目执行经验。”海尔埃及生态园空调制造工厂运营部经理塔里克·巴利格用流利中文对记者说,“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在别的地方学不到。”

专访|埃中共建“一带一路”以双赢模式驱动共同发展——访埃及前总理谢拉夫

埃及前总理埃萨姆·谢拉夫表示,埃中不断深化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是埃中关系的重要体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以双赢模式驱动合作伙伴实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