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通讯:从愿景化为现实——俄罗斯学者塔夫罗夫斯基为“一带一路”著书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4-23 16:23:35

新华社莫斯科4月23日电(记者李奥、栾海)“今天我们的主题是‘一带一路’。一开始这只是个愿景,但中国人付出实际行动,把这个倡议变成了现实。”俄罗斯知名政论家、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尤里·塔夫罗夫斯基在莫斯科的课堂上对学生们这样讲。

塔夫罗夫斯基今年70岁,生于圣彼得堡。1971年,他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毕业后当了记者。他曾多次到中国采访,撰写过多篇“丝绸之路”专题报道,是研究丝绸之路权威专家之一。

2017年8月,塔夫罗夫斯基新书《“一带一路”西行漫记》面世,全书共分15章,描述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景象:连云港是亚欧大陆桥的起点,郑州是中国的重要交通枢纽……

这本书还介绍了中国区域经济和企业发展情况,展示了“一带一路”成果。独特的视角,生动的叙述和细腻的文字,让《“一带一路”西行漫记》广受欢迎。

谈到写这本书的缘由,塔夫罗夫斯基告诉记者,2009年退休后,他来到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任教,讲授东方文化。他在授课时常遇到一个问题:每当学生问起“一带一路”时,他都难以回答,这令他感到尴尬。

为研究“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开始,塔夫罗夫斯基和妻子先后5次前往中国进行调研。他们以上海为起点,自东向西行进,沿途拍下数千张照片,写下近十万字笔记。

塔夫罗夫斯基告诉记者,3000公里走下来,他看到中国发展战略正在快速落实,感受到了中国年轻人的活力与热情。“我明白,中国具有强劲的动力,正在快速发展,没有人能使中国停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脚步。”

将笔记整理成书的同时,塔夫罗夫斯基也有了丰富的教学素材。“我非常希望年轻学生能对丝绸之路、对中国感兴趣,并将对中国和中华文明的渴望和热爱传递给后代。”他说。

在《“一带一路”西行漫记》中,塔夫罗夫斯基写下这样一句话:“在这复杂矛盾的时代,团结世界各民族的‘一带一路’倡议,有着历史意义。”

谈到即将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塔夫罗夫斯基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做了大量务实工作,确定与伙伴国的合作计划,实实在在地推动全球政治气候向好的方向发展。 

塔夫罗夫斯基将出席本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智库交流”分论坛,并从“一带一路”对世界的积极意义这一角度作报告。他说,此份报告意在突出“一带一路”倡议的世界意义,在全球化遭遇逆风背景下,“一带一路”这具有一建设性的倡议显得格外重要。

相关推荐
连云港: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塑造发展新优势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连云港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积极塑造发展新优势。

连云港: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双向互促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获悉,围绕“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连云港市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在对外贸易、自贸片区、口岸建设等领域实现突破。

新华丝路十周年:岁物丰成 再赴新程

当时间的指针划过第十个春秋,新华丝路——这个国家级“一带一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从破土而出的嫩苗成长为连接五洲四海的参天大树。回望十年前,新华丝路满怀共建“一带一路”的赤诚,开启了在广袤的亚欧非大陆乃至更远土地上编织信息纽带、点亮合作星火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