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通讯:M坝和K坝——斯里兰卡两大工程的故事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4-26 08:38:00

新华社科伦坡4月26日电(记者唐璐、朱瑞卿)莫勒格哈坎达水库工程(M坝)和卡卢河大坝项目(K坝)对外界来说可能很陌生,但在斯里兰卡,却是家喻户晓的大工程,从建造伊始就受到斯里兰卡政界高度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斯里兰卡总统曾9次视察M坝,4次到访K坝。

这两个大坝均由中国企业承建。

M坝是斯里兰卡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蓄水能力5.7亿立方米,发电能力25兆瓦,从南到北贯穿整个斯里兰卡岛国,意义和作用类似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K坝项目为M坝发电调水,以保证其发电能力,并提高斯里兰卡中部的灌溉能力。

2018年1月,M坝举行盛大竣工移交仪式,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总理维克勒马辛哈和议长贾亚苏里亚共同出席。在现场数千名斯里兰卡民众见证下,中斯代表共同按下启动按钮,伴着从溢洪道奔涌而出的滚滚水流,中方代表将项目启动钥匙及工程资料正式移交给西里塞纳。

约一年后,K坝项目主体工程完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K坝项目顺利封顶,现场鞭炮齐鸣,掌声雷动。看着这一切,从K坝开工之日便加入其中的斯里兰卡青年阿卡的眼睛湿润了。他说,对他和众多建设者来说,这是最大的褒奖。

阿卡说,他为自己能够参与建设这个关乎家乡未来的大型项目感到无比自豪。“在K坝的近5年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很感激中国企业提供这样的机会,让我成为有能力、有技术、能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的人。”

在K坝周围还有许许多多像阿卡一样的当地居民。在他们眼中,这座大坝不仅让他们免受雨季洪水、旱季缺水之苦,更让他们获得工作机会,赢得幸福生活。

以前,K坝和M坝周边都是高山和荒原,鲜有人烟。两大项目开工后,中企大力聘用当地员工,并向他们传授工程生产技术。据统计,仅M坝就累计雇佣当地员工上千名,岗位包括采矿工程师、环保工程师、技术员、秘书和司机等。

如今,M坝和K坝已成为当地旅游景点,参观者每天都络绎不绝。许多参与过两个大坝建设的斯里兰卡工人也会经常带家人来游玩,因为这是他们汗水的结晶,是他们美好的回忆,是他们走向富足生活的阶梯。

对于两个大坝给当地人带来的改变,中国建设者同样深有体会。

一位中国员工曾这样记录:2012年到2013年项目前期,当地员工每天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公共汽车;2014年到2015年项目中期,大部分当地员工都拥有了崭新的摩托车;2016年到2017年项目尾期,小型三轮“突突车”逐渐多起来。“从交通工具的变化就不难看出,项目建设对这一方百姓的影响,身靠电站,只要不懒,幸福生活的路就在脚下。”这位中国员工如此写道。

相关推荐
“世界太极日”活动在斯里兰卡举行

“世界太极日”活动4月26日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举行,吸引当地200余名太极爱好者参加。

“云品出海-中国(云南)企业推介会”走进斯里兰卡

“云品出海-中国(云南)企业推介会”17日在斯里兰卡科伦坡举行,来自两国近百家企业参加。

中国“示范田”结出斯里兰卡农户的丰收梦

2023年5月,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与斯里兰卡南南合作项目启动。项目启动以来,中国专家在斯里兰卡开展了包括芒果、菠萝、香蕉在内的多种热带水果种植实验,将中国农技和经验与斯里兰卡当地实际条件相结合,传授给当地农技示范员,进而普及到斯里兰卡千千万万个果农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