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首个专业从事船运鲜活水生动物贸易口岸启用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6-12 17:08:00

新华社上海6月12日电 (记者吴宇) 上海第一个专业从事船运鲜活水生动物贸易的口岸――位于长江入海口的横沙渔港12日正式启用,首船来自俄罗斯远东深海的约53吨鲜活帝王蟹成为“剪彩嘉宾”。

据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介绍,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水生动物进口量占全国一半以上,上海及周边长三角地区也是全国重要的水产品消费市场。但由于条件限制,上海口岸多年来一直无法开展船运鲜活水生动物的进口。

以来自俄罗斯远东高纬度深冷海域的鲜活水产品为例,以往进入上海市场需要通过空运或经大连、青岛等渔港口岸中转,再通过车辆运输上海,时间长、成本高、资金周转压力大。

为进一步拓展上海口岸船运鲜活水生动物贸易空间,更好适应国内消费需求,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指导横沙渔港投资建设了占地2500多平方米的水生动物扣留暂养池,配备了海水循环、控温、增氧设备和相关技术人员,于近期获批指定口岸资质。为确保水生动物的存活率,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建立起“提前预报检、货到查验、快速放行”的快速通关机制,为进口企业报检和实验室检测开辟“绿色通道”。

据预测,横沙渔港建成启用后,将让更多进口鲜活水产品通过船运渠道登陆上海及长三角市场,与空运进口展开互补竞争。从俄罗斯海参崴装船的虾、蟹、贝类、鱼等优质海产品,大约经过6天海上运输即可抵达上海横沙渔港。

相关推荐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施行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8月1日起施行,对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便捷行李物品和货物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

财经聚焦|迈向更高能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加速建设

在中央金融委员会6月18日对外发布《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后,一系列金融政策举措渐次落地,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能级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