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小空竹抖上“一带一路”大舞台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19-05-13 10:15:15

“一声低来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宵。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携慢徒劳。”这首宋代七绝描述的是中国的空竹。空竹,又名“扯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展现形式。作为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抖空竹以其妙趣横生、老少皆宜、形式多样等特征,获得了人们的喜爱和关注。我们惯常认为空竹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有重要作用,但是它也还可以负载更现代、更重要的职责和使命。

2019年5月8日,“一带一路”国际空竹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于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召开。论坛中与会嘉宾指出,应尽快筹备“一带一路”国际空竹联合会,并举办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空竹赛事,以文化为纽带,以空竹运动为载体,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交往。

作为一项传统群众运动,空竹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据不完全统计,空竹已经传入上百个国家与地区。由于兼具教育、文化和科技等多重属性,空竹具有很强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目前,全球已有近10个国家级空竹协会,城市和地区级协会近百个。

在后工业时代,“生态”和“心态”两个话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空竹产业的发展,也与这两个话题紧密相关。在空竹的生产制作过程和运动方式符合生态需求的同时,抖空竹运动能够为处于繁忙工作中的人们解压,帮助他们改善心态。所以,近年来,抖空竹运动在海内外日益蓬勃发展。

2018年“金竹奖”(中国·常熟)国际空竹邀请赛上,有12个国家、1000多位选手参加比赛。当下,融合了教育、文化和科技元素的空竹运动将被赋予“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和群体运动的新职能,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新的载体。

“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空竹,了解我们的文化。也希望小小的空竹能带给人们快乐。”中国空竹非遗传承人吴春明说。

从曹植的《空竹赋》第一次记录空竹,到今天空竹踏上“一带一路”的舞台,小小的空竹闪耀着独特的光彩。

相关推荐
“欢乐春节”——“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走进乌兰巴托活动正式开幕

2025“欢乐春节”——“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走进乌兰巴托活动23日在蒙古国正式开幕。

中国3个遗产项目从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代表作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12月5日通过评审,决定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3个遗产项目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寄托家国情怀 弘扬共同价值——中国代表团解读春节申遗积极意义

当地时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