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综述:中国持续向好经济态势令世界瞩目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5-15 15:35:57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康逸)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至4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0%;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就在一天前,全球著名指数编制公司明晟公司宣布将26只中国A股纳入明晟中国指数。尽管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今年以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数据和实例都表明中国经济顶住下行压力企稳回暖,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态势令世界瞩目。

“中国经济是卖空者的噩梦。”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刊文如此描述。文章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将2019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6.2%上调至6.3%,上调幅度虽然不大,却显示出中国经济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文章说,外部贸易环境恶化没能迫使中国经济硬着陆,从总体来看,中国经济转型仍在继续。

外界清楚地看到,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正踏踏实实、按部就班做好自己的事,中国经济定力十足。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商学院高级讲师爱丽丝·德扬说,近期公布的多项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在稳健发展,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既定方向。

中国政府的经济治理能力也在为经济稳定发展保驾护航。面对“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新形势,中国政府加强逆周期调节,突出“六稳”导向。韩国现代研究所研究员韩载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确保了经济积极增长。他说,中国近来的经济数据超出预期,政府出台的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得中国经济抵御住了下行风险。

海外持续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不仅是对中国经济长久以来展现出的实力有信心,也源于中国经济在应对下行压力时表现出的强劲耐力与韧性,更在于看重中国经济治理体系、经济内生动力激发出的活力和巨大发展潜力。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报道,过去几周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有许多潜力尚待开发,尤其是互联网、汽车、医疗、教育和旅游等领域呈现出更广阔的增长前景。

由于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国际金融机构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瑞士信贷银行分析师表示,中国农村地区正在创造渐进式增长机会。摩根士丹利在其报告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教育消费需求最高的国家之一,预计到2028年中国教育市场规模将翻一番,达到10万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中国加速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转变,正在为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注入新动力。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詹姆斯·劳伦斯森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势头良好,随着中国向消费驱动型增长过渡,零售业的蓬勃发展表现尤为突出。

美国贝莱德投资集团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理查德·特尼尔说:“我们越来越相信,中国经济表现今年第二季度将更好,目前已经可以在服务业中看到这种向好势头。”

经历风雨,方见彩虹。中国经济大船风雨不改,破浪前行,这样的中国经济未来可期。正如蒙德里安投资伙伴公司首席投资官安德鲁·米勒所说:“不管是否发生贸易战,我们认为从长期来看,中国消费者都将更加富裕,城市化将加速。”

德国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福尔克马尔·登纳也说,作为一家大型跨国工业企业,博世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中国经济正向更可持续、更注重创新的高质量方向发展”。(参与记者:郭阳、白旭、耿学鹏、沈忠浩)

相关推荐
稳中求进每月看丨奋楫扬帆风正劲——7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7月,下半年经济运行开局的关键时段。夏日经济激活暑期消费新活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加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行至年中,各地凝聚力量,主动作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新华时评丨大门敞开,共享市场新机遇——中国发展增益世界之开放性

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在保护主义阴云密布、全球复苏步履蹒跚之际,中国以坚定的开放姿态,实现了经济的稳健增长。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经济底盘稳、韧劲足,也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新华时评丨稳中向好,为全球注入信心——中国发展增益世界之稳定性

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冲突频发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确定性”已成为稀缺品。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稳健表现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更为动荡不安的世界经济注入宝贵的信心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