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调控精准发力推动经济稳中有进——我国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显著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5-21 08:54:40

一家建筑工程企业的工作人员(左一)在福州自贸区税企银三方对接会上向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工作人员了解税收优惠政策(5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记者陈炜伟、吴雨)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货币政策松紧适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加强政策协调配合,为经济平稳运行注入强大政策合力。

在乌鲁木齐举办的首届新疆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一名参展商代表向参观者介绍智慧家居产品(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减税减负效果显现

今年以来,不少企业感受到减税减负的春风。

从事汽车零部件制造的上海申驰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琪介绍,去年5月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公司减税约250万元。今年税率下调至13%,预计将减税近600万元。“更大力度的减税,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1月1日起新个税法实施、小微企业迎来普惠性减税,4月1日起进一步下调增值税税率,5月1日起降低社保费率……今年我国推出近2万亿元的减税降费政策,力度空前。

数据印证减税实效。今年1至4月,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12.4%,比去年同期回落6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30.9%,比去年同期回落51.7个百分点。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志勇认为,减税降费着眼“放水养鱼”、增强发展后劲,将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市场减税减负的同时,财政支出力度也在加大。财政部国库司有关负责人介绍,1至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比去年同期加快4.9个百分点,对脱贫攻坚、三农、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重点领域的支出保持了较快进度。

专家分析,与往年相比,今年财政政策取向依然积极,更加注重加力提效。

财政部部长刘昆介绍,“加力”主要是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和支出力度,着重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推进更为明显的降费,以引导企业预期和增强市场信心,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效”主要是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着力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绩效。

观众在天津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科技展华为展台参观(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货币政策松紧适度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在厂长陈卫东眼里,2019年3月12日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因为这天他所在的苏州瑞荣精密机械厂头一次从苏州银行拿到150万元纯信用贷款。“我以前也尝试过信用贷款,但碰过壁。银行让我们把几年前的数据资料都翻了出来,搞得精疲力尽,却仍然拒绝了贷款申请。现在,通过苏州市搭建的征信平台递交申请,银行贷款当天就批下来了,太方便了。”

陈卫东所感受到的融资便利性变化并非个例。随着前期有针对性的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逐步显现,政策传导改善,民营和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的获得感正在逐步增强。

今年以来,我国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在总量适度的基础上,优化结构、精准滴灌,并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

5月15日起,约有1000家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将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并全部用于发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认为,此次调整将增强服务县域中小银行的资金实力,促进其降低融资成本,更好地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

最新数据显示,1至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82万亿元,同比多增7912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9.5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93万亿元;4月份民营企业发行债券环比增长10%,净融资159亿元,今年以来首次转正。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稳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取得积极效果,信用收缩风险明显缓解,市场信心提振,对于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国民经济实现平稳开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人在河北省滦南县一家医疗用品企业的手套生产线上工作(5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推动政策协同发力 夯实经济稳健态势

前不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1个百分点,中国也成为全球唯一被上调今年增长预期的经济体。IMF专家评价说,中国经济企稳的原因正是在于中国政府果断采取行动,综合利用财政和货币政策等工具。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今年以来我国落实“六稳”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推动经济平稳运行。

“当前,外部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适时适度实施逆周期调节,不断加大‘六稳’政策落实力度,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说。

稳就业是“六稳”之首。今年,我国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政策效果逐步显现。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比3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1至4月份城镇新增就业45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42%。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将围绕落实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就业形势监测预警。一方面,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切实落实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的有关政策;另一方面,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着力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

“要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加强政策协同配合,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说。

宁吉喆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注重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注重疏通传导机制,推动实际利率适当下行,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出台大规模减税降费等相关政策的配套细则,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为经济平稳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相关推荐
财经分析:巴布亚新几内亚经济稳健复苏 仍面对多重挑战

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与主要国际金融机构和发展伙伴近期举行经济简报会。从会议上各方释放的信号来看,巴新经济正在以稳健的步伐复苏。不过,与会者们和场外分析人士都警告说,该国经济仍面对多重挑战。

综述:盛事云集激发香港经济新活力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裕泽香江”高峰论坛、香港国际七人橄榄球赛……刚刚过去的三月,香港盛事活动一浪接一浪,多元魅力持续绽放,为香港增添人气,带来财气。

澳大利亚经济面对不寻常的不确定性

澳大利亚国库部和财政部7日发布的《2025年选前经济和财政展望》文件显示,近期海外经济体上调关税幅度大于预期,其潜在规模和持续性都给澳大利亚经济前景带来不寻常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