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在上海启动建设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5-22 10:32:04

新华社上海5月22日电(记者何欣荣、龚雯)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21日在上海启动建设,将面向制造、医疗、交通、金融等先行领域,建设一批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应用“试验场”,不断释放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的“赋能”效应。

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与成果应用,支持上海打造“智能+”产业高地,由工信部批复的上海(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将在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构建、知识产权交易等方面积极探索,注重创新政府管理,建立包容审慎的监管政策,消除融合发展面临的资质、数据、安全等壁垒。

据悉,先导区的建设将主要围绕三大任务展开:一是打造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集群;二是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三是建设人工智能创新支撑体系。

近年来,上海实施“智能上海(AI@SH)”行动,通过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支持人工智能优秀企业、人才团队、创新项目等在上海落地的多项举措,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

下一步,上海将以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作为新的起点,着力将浦东新区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集聚区、全国人工智能创新技术和产品应用示范区,以及人工智能行业标准和制度规范先行先试区,形成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人工智能高地。

丰富的应用场景是上海人工智能发展的特色优势。在先导区启动会上还发布了包含AI+综合研发、AI+制造、AI+生活、 AI+交通等四大赛道,以及芯片研发创新中心、自主智能无人系统、智能装备制造等16个重点场景,分批次、分阶段推进先导区建设任务,带动上海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社会生活智能化升级。

相关推荐
一眼心动的中国|在上海看见开放的力量

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贸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印记,烙刻在上海的城市基因中。

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多部门共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速

为更好满足经营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核心诉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出台,从五方面提出18条举措,共包含四个方面亮点。

金融如何便利企业“出海”?这些做法在上海先行先试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行动方案中有多项政策先行先试。例如,在上海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又如,支持浦东新区率先制定有利于企业集团财资中心集聚的财政、人才等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