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贵州玉蝶以智能化改造促高质量发展

来源:贵阳日报 责任编辑:韦郁莹 2019-03-19 00:56:32

六道工序变为一道,车间一线工人减少50%以上,达产后年产值从20多亿元增长到60亿元。这三组数据的改变,是贵州玉蝶电气电缆有限公司实施智能化改造后交出的答卷。

在电线生产中,工序的减少,意味着人工的减少和成本的降低,盈利空间会更大。在“人口红利”逐渐消逝的当下,这种变革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十分迫切。作为贵阳经开区的一家传统线缆制造企业,贵州玉蝶围绕“降本增效”目标,紧抓智能制造这个“发动机”,改变了企业长期依赖人力制造产品的传统模式,为企业装上了加速发展的新引擎。

2月26日,记者在贵州玉蝶工业生产基地看到,电线生产的每一个步骤,都通过机器自动完成。车间为数不多的几名工人,多数时间是作为“监工”而存在。记者所在的车间,是集生产、包装、运输、储存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一体化车间。

在这个车间,电线生产出来并自动完成包装后,一个黄色的智能机械臂便立即将其夹放在旁边的货架筐里。货架旁边的黄色AGV小车随即拉着货架,沿着地面的轨道运输进入升降步梯,径直将成品放入仓库。这辆AGV小车的运输速度,要比一般工人快得多,且运输量更大。

“以前我们生产电线,要先把通丝杆拉成丝后,再经过人工挤塑、丈量、贴合格证、包装、入库及码垛六道工序,而现在使用智能生产设备,电线经过挤塑后,可以自动完成剩下的工序。生产工序减少后,车间一线工人随之减少50%以上。仅电线车间,一线生产员工就从原来的200多人减少到60多人,每年为企业节约近600万元。”在公司总经理孙福斌的眼里,这样的改变,得益于企业对生产车间和生产线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

2017年以来,贵州开始加大对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扶持力度,贵阳经开区更是将“千企改造”作为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出台多项政策对企业智能化改造工作进行支持。贵州玉蝶抓住机遇,开始“自我革命”,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了蜕变。

“在实施技改之前,公司的生产成本较高。”孙福斌告诉记者,2017年3月,贵州玉蝶启动新基地建设,打造智能制造一体化车间,从国内外知名厂家引进智能制造及仓储设备,目前总投资超过了一亿元。通过对生产车间和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贵州玉蝶实现了生产的降本增效提质,增强了盈利能力,产品品类由一类增加到五大类。

如今,在贵州玉蝶,智能制造是一种全方位的存在,从每一个环节对企业生产进行改造、优化、提升。例如在拉丝环节,原来一台机器一次只能拉出1根,而新引进的拉丝机一次可拉14根。

智能化生产,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产品品质,提高了生产效率,帮助企业赢得了更多市场份额。“以前我们一年的产值只有20多亿元,现在全部投产后能达到60亿元。这样的成效,正是智能化改造所带来的。”孙福斌说。

相关推荐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中国经济“一季报”让世界投下更多“信任票”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普遍高于市场预期,践行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交出一份亮眼的“一季报”。

专访|科技创新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访马来西亚区域策略研究所主席李健聪

马来西亚国会议员、区域策略研究所主席李健聪近日在首都吉隆坡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科技创新氛围浓厚、科创企业发展迅速,促进产业提质升级,科技创新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专访: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带来积极影响——访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贝哲民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贝哲民日前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上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全球经济面临共同挑战的背景下,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积极影响,亚洲加快区域一体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