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海外项目医疗救护风险管理

来源: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9-05-30 07:54:20

海外项目开展医疗救护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以提供安全、卫生健康环境为宗旨,做好医疗救治、医疗救助和医疗救护工作,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保证。

项目部通过设置专门的医疗救护部门,制定医疗救护应急预案,把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事件概率降到最低,是实施医疗救护风险管理的目标。

医疗救护风险管理的模式

海外项目的通常做法是,联合当地专业的医疗机构共同完成医疗救护管理,或者是采取医疗救护管理外包的模式。一方面是因为专业的医疗机构有一套行之有效且规范完整的医疗救护流程以及全套的医疗专用设备,另一方面外包的形式可以将风险转移,减少项目在医疗救护风险管理上的压力。

医疗救护现状风险识别与评估

一、风险识别

1.员工资格审查存在漏洞

规定员工上场前,都需要参加培训、购买保险、体检等,所有材料符合条件后方可准许出国,体检指标和结果不符合标准的将取消出国资格。但实际情况是往往会通过各种方法故意隐瞒不合格的材料,进而留下安全隐患。

2.救援信息传达不准确、不及时

由于施工跨度大,路线长,交通落后,救护反应慢,效率不高,当员工出现意外情况,存在救援信息传达不及时,不迅速,不准确的情况。其中,准确是指对受伤的位置、受伤过程描述的准确,及时是指在发现员工受伤后能立即上报给有效的救护部门,比如最近的救护车、医护人员等。如果出现信息传递上的失误就很可能造成极大的风险。

3.医疗救护常识培训不到位

在发生医疗突发事件后,现场人员是否具有沉着冷静的处理能力和基本的医疗救护常识,这些都和现场医疗救护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未进行详细规划和医疗救护常识的培训,就有可能造成医疗救护风险。

4.语言沟通上存在障碍

施工现场既有当地员工,又有国内员工和第三国员工。因此,医护人员在救护时的语言障碍就会成为一道墙,只能根据所看到的伤情进行救治,不能得到伤员的主观表述,因此也是风险之一。

5.饮食安全方面的风险

由于现场气温高,食品卫生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对于因饮食问题所引起的员工身体不适等情况,项目部就需要承担责任,这也成为风险的一部分。

6.员工心理健康方面的风险

项目跨度内的地区生活、工作条件艰苦,社会治安差,医疗设施匮乏,员工时常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压力之下极易引起心理不适感,甚至引发抑郁病、躁狂症、神经官能症等心理疾病。

7.流行疾病伤害风险

项目所在地的流行疾病,对员工健康危害最大。员工一旦染病,难以及时确诊,容易误诊,致使治愈难度加大。

8.医疗条件差救护力量薄弱的风险 

项目所在地远离城镇,缺医少药,医疗救助条件差,当地医疗资源往往简陋,设施不齐,救治水平低下。

二、风险评估

通过风险识别建立风险清单,按照风险事件的影响和发生概率,利用医疗救护风险评估矩阵图(见下图)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

评估发现,在医疗救护方面高风险的事件有:员工资格审查存在漏洞、医疗救护常识培训不到位、救援信息传达不准确不及时、流行疾病伤害风险、医疗条件差救护力量薄弱;中等风险的事件有:语言沟通上的障碍、饮食安全方面的风险、员工心理健康方面的风险。

风险的应对方式

海外项目风险决策方式包括降低风险和转移风险。降低风险,通过医疗救护流程演练,发现救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法,降低风险事件的数量和发生的程度。转移风险,为员工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和公共安全险,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医疗救护风险的控制

一、原则

医疗风险控制采取的原则大多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就地治疗”的原则;最大限度降低病情对身体的伤害程度;对传染疫区立即隔离,及时通报疫情,防止传染扩散的原则。

二、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

项目结合现状,从制度控制、救护流程控制、人员物资安排控制、保险等几个方面入手。

1.制度控制 

遵循统一指挥与独立救治、分级救治与合理转运相结合的准则,建立医疗救护管理制度。对于员工受伤现象,做到先救命、后治伤。对危重症者,必须快速有效地现场处置、以避免二次损伤,同时又要尽可能快地转运、以避免延误进一步治疗。

2.救护流程控制 

采取事前组织管理和过程安全保障的救护流程,分医疗救治、医疗救助和医疗救护三个层级来实施。 

(1)事前组织管理:分为管理者方面和员工方面。

①管理者方面

a.制定事发现场急救和转运的工作流程预案。包括救护医院、救护车、现场救护点位置,现场医护人员和急救设备用品的配备,应急和转运通道,指定医院准备等。制作《救护车司机、医护联系方式表》,对救护车进行编号,保证包括班组在内的相关人员人手一份;设立应急集合点并统一编号以便医疗人员、救护车和其它相关人员“识图、知地、明责”,有效沟通,快速锁定救护点位置,使伤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开展医疗救护培训,组织救护车司机及医务人员进行救护演练。现场演练救护车,根据医务中心指令进行补位。检查救护车车况、车载救护设备配置和运行情况,以及固定器具和救护药品的配备情况。对医务人员强化中暑、脱水、晕厥、食物中毒、流行性传染疾病、呼吸心搏骤停、颅脑和脊柱等急危重伤病的现场急救和转运技能培训。指定专人负责急救设备药品的筹备摆放、调试管理,确保“齐备完好、安全顺手”。

c.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使员工身心健康心情愉悦,必要时给予心理疏导干预。

d.做好饮食卫生与食品安全的管理,避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并做好饮用水的卫生管理。

e.编制医疗工作人员手册和员工安全提示及自救提示手册。要明确完备的工作执行流程和信息传递上的对应关系。同时编制出电子版的医疗救护系统通讯录,以备不时之需,中心医院参与编制安全提示及危险情况自救提示手册。

f.强制性要求员工体检、购买保险,定期对员工进行必要的身体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②员工方面

a.开展风险提示和教育,把风险提示的内容印在员工工作证的背面,对极端天气状况下工作的员工,要说明注意事项和应对方法。

.开展风险防范模拟演习,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既要详细,又要经费可控。一方面通过演习全面检查方案流程内容是否存在漏洞,另一方面指导医护人员、救护车及司机熟悉救护通道及工作流程。

c.开展医疗救护知识培训,让员工能在意外发生后正确应对和妥善处理危险,有效的帮助员工解决自己的心理恐慌。

d.现场工班负责人发现员工需要医疗救护时,要立即通知最近的医疗点,记录员工发生意外的时间,以及尽可能清楚的口述给医务人员事发时情况。既保障了意外情况能被更及时的发现,也是对医疗救护团队的帮助。

e.记录医疗救护流程信息。在每一次医疗救护的过程中,有几个时间点是必须需要准确记录的:发现员工受伤事件的时间、通知到医务人员或医疗点的时间、医务人员到达时间、救护车到达时间、到达医院时间,这5个时间点是对舆论导向十分重要的证据点,可以极大的减少舆论风险。

f.建立“员工-医院-项目部-保险公司”联络机制。发生员工受伤、住院治疗等情况,要做到跟踪到底,建立“员工-医院-项目部-保险公司”的联络机制,安排好事后急救费用支付事宜。

g.对医疗统计数据存档。在救护工作结束后,及时统计和整理医疗救护情况,对员工受伤类型、症状、所用药品进行归类整理,并收集各个参与到医疗救护当中的人员对自己所执行流程的意见建议,由医护人员进行总结报告,是有效降低海外项目医疗救护风险的有效措施。

h.工前对员工的个人防护用品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工作所需的PPE防护用品符合安全规定。对员工就工作面的场景情况进行交底,让员工熟悉逃生路线和应急救援集合点的位置。

(2)过程安全保障

成立内部医院,完善内部医疗救治体系。

根据工作面员工数量,设置现场医疗救护点和应急救援集合点,配备医疗救护人员、设备、药品、救护车等,规划好逃生通道、急救路线,准备好后备医院。

水面作业施工要配备足够的救生人员、救生船只和救生器材,合理安排救生力量,确保水面观察不留死角,遇紧急情况及时高效施救。

在高气温环境下工作,做好充分的防暑降温准备;在休息点或微型营地保证足够的冰块(冰桶)供应,提供口服补液盐、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降温物品,确保第一时间救治。

3.人员物资安排控制 

项目部由HSE经理监督现场医疗保障工作。中心医院院长具体负责实施现场医疗保障工作,包括计划编制、资源配置、团队组建、急救信息的传达、指令发布和疫情预报等工作。中心医院院长要及时向HSE经理汇报医疗保障工作的执行情况。

4.保险

项目部统一为员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保险覆盖范围包含意外身故、残疾、意外伤害医疗。意外身故、残疾保险在金额上至少为50万元,意外伤害医疗保险金额要求至少为3万元。 

(作者单位: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相关推荐
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连续中标三个海外项目

​近日,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国际业务喜报频传,连续中标三个海外项目。

打造产业集群,构建利益共同体

今年以来,中国企业多个海外项目陆续完工,还有不少海外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中国企业稳健推进海外项目建设运营,这是打通并稳定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重要方面。中国企业布局海外,也有利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深化对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