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广西发展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对接东盟多领域合作发展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博玉 2019-06-20 16:40:48

新华丝路网北京6月20日电(记者何丽丽)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等国际会议在广西南宁连续举办,广西与东盟之间的多领域合作交流更加密切,广西紧邻东盟国家的区位优势也不断凸显,影响力日渐扩大。

成为沟通中国与东盟的重要平台

广西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不仅沿海,而且沿江、沿边,背靠国内广阔腹地,又面向东盟十国市场,是我国唯一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也是我国进入东盟最便捷的通道。此外,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体现了广西“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独特区位优势。

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稳步增长。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数据,2018年广西外贸进出口总额4106.71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东盟连续19年成为广西最大贸易伙伴,2018年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为2061.49亿元,同比增长6.3%,占到了广西对外贸易总额的50.2%。

近年来,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东盟博览会迄今已在广西成功举办15届,成为国家层面直接主办、具有特殊国际影响力、每年一届的国家级重点展会,15年来举办了200多个专业论坛,吸引了74.6万中外客商参展参会。推动了一大批中国—东盟合作机制落户广西,在促进中国—东盟友好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国际产能合作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广西正在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格局,大力推进港口、口岸、边贸、国际物流领域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大发挥作为连接中国与东盟国际大通道的作用。

积极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

2019年2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6部委联合印发《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勾画了全景蓝图。这标志着中国—东盟信息港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作为“国字号”工程,中国—东盟信息港是落实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的重要平台,是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大工程,是建设数字广西、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

截至2019年4月底,广西加快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取得了亮眼成绩。

中国—东盟信息港平台作用正逐步显现。面向东盟的国际通信大通道正加快形成,中越国际光缆完成扩容,亚太国际直达国际海底光缆(APG)、亚非欧1号国际海缆(AAE1)等投入使用,广西电信东盟云计算数据中心、广西东盟信息交流中心等数据中心项目建成运行,中国—东盟信息港云网络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大力提升了中国—东盟信息港辐射和服务东盟的能力。

信息港平台影响力稳步扩大。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平台,目前已有华为、阿里巴巴、京东、腾迅、浪潮、中兴等国内互联网龙头企业以及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启迪控股、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大型企业纷纷在广西加大投资布局产业发展,不断深化与广西的业务合作发展,在大数据产业、智慧城市、数字政务、数字民生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为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和广西数字经济发展积聚了蓬勃力量。

广西面向东盟的业务合作不断加大。截至2018年底,广西联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已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促成了一批国内企业与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老挝等东盟国家相关企业签订项目建设合作协议,极大提高了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在国内和东盟区域的影响力,营造了良好的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载体。

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

2019年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3部委印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广西将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目标到2020年在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服务基地;支持广西探索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将允许东盟发行人到境内债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鼓励东盟企业和投资者购买中国政府债券。

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批准实施的重要金融开放战略,是对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的重要呼应,是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重要尝试,是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的深化与发展,是广西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支撑。

《方案》的有效实施将推动广西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进一步深化我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进一步巩固我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对于服务“一带一路”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意义重大、作用深远。

相关推荐
年发运量破百万标箱!货运增速见证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升级变迁

多年来,西部陆海新通道见证中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窗口“越开越大”: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东盟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4.93万亿元。

我国推进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创新合作

9月16日,在2025面向东盟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开幕式上,科技部发布了《面向东盟人工智能赋能发展科技能力提升行动三年工作方案(2025-2027)》,旨在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在人工智能技术交流、产业赋能、能力共建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联合营造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连续8年第一!东盟果蔬飘香中国

海关总署9月16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与东盟已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8年为我国农产品第一大贸易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