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在主要的英语国家中,西班牙语被视为最重要的外语之一。尤其是在英国,未来学习西班牙语的人数将超过法语。即便是在英国脱欧后,西班牙语也将被英国人视为最重要的语言之一。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7月12日报道,塞万提斯学院日前在暑期课程开幕仪式上发布报告指出,英国脱欧或将有利于提高西班牙语在欧盟组织机构当中的地位。
塞万提斯学院指出,2019年全世界有将近4.83亿人的母语是西班牙语,占全世界总人口的7.6%,到2060年美国将成为仅次于墨西哥的全世界第二大西班牙语国家。
报告显示,全世界的潜在西班牙语使用者超过5.8亿人,因此西班牙语成为仅次于英语和汉语的全球使用者第三多的语言。
报告指出,出于人口结构等方面的原因,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人口正在不断增加,而以汉语、英语和法语为母语的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比例却在下降。
2019年全世界有将近2200万学生将西班牙语作为外语学习。在这方面,西班牙语的地位已经可以与法语和汉语一决高下。
塞万提斯学院还强调,在欧盟28个成员国当中有19个国家的公民更倾向于将西班牙语作为外语学习。其中法国、瑞典和意大利是高中阶段学习西班牙语人数最多的几个欧盟国家。
至于西班牙语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塞万提斯学院指出,西班牙语在这方面是世界第四大语言,其影响力仅次于英语、法语和汉语。
【延伸阅读】西媒称学西班牙语在中国渐成时尚:会西语更好就业
参考消息网9月25日报道 西媒称,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西班牙语在中国颇受欢迎,如今学习西班牙语已经开始迈出课堂走上街头。
据埃菲社9月23日报道,北京塞万提斯学院院长易玛·冈萨雷斯表示:“学习西班牙语在中国已经成为时尚,西班牙语将在中国扎根。”她相信西班牙语在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地位将日益重要。
报道称,中国的中学生可以选择西班牙语作为第二语言,甚至可以在大学入学考试中选考西班牙语。这种情况将有利于学习西班牙语的人数在未来数年内成倍增加。
报道分析称,与中国发生的大多数变化一样,教育部的政策背后也有着经济因素作为依托,这是因为中国与西班牙语国家、特别是拉美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
因此,大多数选择学习西班牙语的中国人是出于就业考虑才作出这项选择。西班牙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菲奥娜·徐(音)就是这种情况。
她表示:“这是一门前景广阔的语言。当初我的考虑是,如果学习西班牙语,我将拥有更多工作机会。”
报道称,菲奥娜·徐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西班牙皇家语言学院近期在该校成立了一个研究中心,以促进西班牙语在中国的发展。
现年22岁的硕士研究生约兰达·何(音)也表示自己是出于就业考虑选择学习西班牙语。她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西班牙语是一门优美的语言。
报道称,除了像她们一样出于职业考虑的学习者,易玛·冈萨雷斯表示,近年来完全出于兴趣爱好而开始接触西班牙语的人越来越多。这些西语爱好者完全是因为热爱文化才开始学习西语。
报道认为,即便如此,要想让西班牙语像英语一样被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8-09-25 13:47:00)
【延伸阅读】英媒找到中国在拉美影响力扩大新证:学葡、西语人数暴增
参考消息网9月4日报道 英媒称,随着中国扩大在拉美的影响力,学习葡语和西语的中国学生人数呈爆炸式增长。
据英国《卫报》网站9月2日报道,当张方明(音)开始学习葡萄牙语时,他的理想是成为中国驻巴西的外交官。
而对孙江琳(音)来说,拿到葡萄牙语学位是为了找工作,也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巴西音乐。“巴萨诺瓦!”这位19岁的本科生说,“我非常喜欢这种类似爵士乐的音乐!”
报道称,两人的葡萄牙语名字分别是罗德里戈和安东尼娅。他们所代表的新一代中国学生希望,对于拉美语言的熟练掌握再加上中国在该地区不断扩大的影响力,将成为他们成功的秘诀。
报道称,20年前,在大宗商品热潮令中国成为巴西的头号贸易伙伴之前,两国之间的关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学习巴西官方语言——全世界以葡萄牙语为母语的人口超过2.2亿——的中国学生寥寥无几。如今,学习葡萄牙语的中国学生人数创下了历史纪录,因为他们认定学习葡萄牙语能够确保自己成为中国派驻葡语国家的外交官、翻译或律师。
官方数据显示,学习西班牙语——许多拉美国家都说西班牙语——的人数也呈现出爆炸式增长,2016年有大约2万名中国本科生选择了西班牙语专业,而1999年仅有500人。
美洲对话研究中心亚洲与拉美项目负责人玛格丽特·迈尔斯说,中国开设了越来越多的拉美院系,因为中国在大力培养该地区问题专家。
迈尔斯在最近就上述趋势撰写的一份报告中说:“在过去5年里,我们看到……各地都开设了拉美研究中心,从武汉到天津再到浙江,不一而足。”
中国的许多葡语专业毕业生去了非洲国家,比如北京已经确立了影响力的安哥拉、莫桑比克和佛得角。但随着北京在拉美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他们也日益将目光投向了更靠西的地方。
报道称,来自山东省的张方明在北外的四年葡语专业学习才刚刚完成一半。他说:“巴西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国家。”20岁的张方明承认,北京和巴西之间1.7万公里的距离意味着他对拉美第一大经济体的了解尚未超越老生常谈的范畴。他说巴西是一个资源丰富的“民族大熔炉”,还承认大多数学生只知道巴西足球。(编译/王雷)
(2018-09-04 0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