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全球投资者在华布局悄然生变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9-08-01 16:05:11

资料图:图为正在建设中的平潭跨海大桥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中新社北京8月1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一家航空食品公司、两家高档酒店,这就是39年前中国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的全部。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参与者、亲历者,曾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在其《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一书中回忆说,当时外商来华投资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所以规模小、投资少、数量少,多半选择那些能填补国内空白或国内的弱势项目,合资过程也充满挑战。以北京长城饭店为例,当年美商对投资这个酒店“还是有很大顾虑的”,幸好一位美籍华人从中协调沟通,使项目得以建成。

如今,中国吸收外资局面已和39年前大不相同。官方数据显示,即使在中美经贸摩擦持续背景下,中国对投资者仍保持强劲吸引力,今年上半年吸收外资额达478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2018年全球跨境投资整体萎靡,但中国吸收外资额不仅未见下滑,反而创历史新高。

北京学者指出,在外商投资持续增长的同时,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日益平衡,全球投资者在华布局也在加速调整。

从区域来看,长江经济带特别是经济综合实力强大的长三角地区,正成为外企“下注”的热点。特斯拉已在上海设立了超级工厂,这是该公司在美国本土之外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浙江一个省今年上半年吸收外资额近70亿美元,占全国近十分之一,其中新落户的1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额达5亿美元。

按官方计划,长三角今后要成为全国经济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随着长三角城市群实力日趋增强,外企加速向该地区集聚可期。

开放程度优于其他地方的自贸试验区也备受投资者青睐。据官方数据,今年上半年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0.1%,增速接近同期中国吸收外资整体增速的三倍,占比达14.5%。

从行业来看,外资正从制造业加快转向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加快转向高技术制造业。

这一点从上半年数据中可见一斑。上半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额同比增长44.3%,占比接近3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吸收外资同比增长13.4%,高技术服务业吸收外资额同比增长超过70%。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等“含金量”高的行业,正日益成为外企布局的重点。

这一变化,一方面缘于中国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正在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不断攀升,再布局纺织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越来越少利可图;另一方面也与中国制造业技术持续创新升级,竞争力提高有关。

当前,中国正在加紧壮大新经济规模,抵御经济下行压力。对中国而言,外企对华投资“更新迭代”,日益向高技术行业、研发等高端环节集聚,无疑有利于促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投资者来看,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对华投资正越来越多。据官方数据,今年上半年欧盟对华投资额同比增长22.5%,其中德国对华投资额猛增80%以上。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苏庆义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吸收外资主要来自东亚经济体,“这些外资不能说水平不高,但和欧美国家的高水平外资相比还有差距”。

他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以及开放持续深入、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欧美企业将越来越愿意来中国投资。这种投资主要聚焦于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将取得双赢效果。

相关推荐
央行报告: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投资者保持较高吸引力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金融市场开放持续推进,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投资者保持较高吸引力。截至2021年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债券、贷款及存款等金融资产金额合计为10.83万亿元,同比增长20.5%。

专访:人民币国际化稳中求进潜力足——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稳中求进,取得积极进展,人民币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正在不断提升。

达索系统积极评价亚太区总部迁移上海决策

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为达索系统在中国的业务成长打开了新的机遇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