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网合肥8月1日电 (李晓康)“我们在厦门、深圳都设有分公司,但这里拿地最快,审批最快,落地最快。”提起为什么公司选址落户在马鞍山郑蒲港新区,安徽三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人事主管肖鹏说,除了良好的区位优势外,新区良好的营商环境更让他们满意。
坐落在天门山之畔的马鞍山郑蒲港新区于2012年1月成立。成立之初,郑蒲港新区就承载着江北地区跨江发展的重任。近年来,新区始终坚持“港口是最大资源、开放是最大优势、创新是最大动力”的发展理念,围绕电子信息、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全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着力引进优质项目。三优光电LED封装测试项目就是新区引进的重点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亿元人民币,预计2019年产值可达5亿元,上缴税收3000万元。
2018年8月份有投资意向,9月份签约,2019年3月15日试投产,从投产到现在,已有5000多万的产值.....对于这些时间节点,肖鹏记得格外清楚。肖鹏说,“郑蒲港新区对企业事事有回应,事事都落实,使得企业从入驻到投产的周期大大缩减,为企业减少成本支出、及时抢占市场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近年来,郑蒲港新区积极推进各项改革试点落实,加快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营商环境。“从企业拿到土地的第一天起,我们就通过优质服务促进管理,加强开工、建设、投产、升规、创新的全流程管控,推动企业提高亩均税收。”郑蒲港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郑蒲港新区在全省率先试点改革“先照后证”,梳理“先照后证”登记事项134项,同步实行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多证合一”,推行“申报承诺”+“负面清单”管理的简化登记住所手续,基本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数据共享”。与此同时,线下设立“一窗式”服务窗口,注册登记实现“只进一扇门、只到一个窗口、只交一次材料”,并制定了企业开办全景式指引,增加材料获取途径,设立咨询专窗,在各登记窗口摆放台牌,公布咨询电话及网上办事网址。新区还依托“全程电子化系统”平台,实现审批“零见面”,企业开办时间提速为3天,工商登记环节实现当天办结。
通过做好“放”的减法、“管”的加法、“服”的乘法,郑蒲港新区营商环境新优势逐渐凸显,2018年,新区新增各类企业897户,新增注册资本69.6亿元。郑蒲港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新区将进一步完善全省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多评合一”试点工作,加快推进项目审批标准化及简化优化工作,持续减少审批事项,切实做到在服务意识、服务标准、服务质量上更上一层楼,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