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武汉:一座3.6万吨桥梁转体跨越11条铁路线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9-12 08:37:39

9月11日,武汉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跨铁路斜拉桥进行转体施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新华社武汉9月12日电(记者廖君、李劲峰)随着两座桥墩先后转体到位,总重达3.6万吨的武汉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斜拉桥11日完成转体,成功跨越包括京广铁路在内的11条铁路线。

9月11日,武汉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跨铁路斜拉桥转体成功(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这次转体的斜拉桥是一座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主塔高83.6米、桥长508米、桥面标准段宽44米,桥梁设计为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

由于桥梁需跨越包括京广铁路、武南铁路编组站、武石城际铁路余花联络线等在内的11条铁路线,建设方中铁大桥局采取钢箱梁斜拉桥转体施工法,先在平行于铁路的方向进行钢箱梁拼装及主塔施工,再利用铁路营业线“天窗点”进行转体施工。

9月11日,武汉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跨铁路斜拉桥进行转体施工。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设计方中铁四院负责人介绍,大桥所跨越的京广铁路是我国最繁忙的干线之一,每天通行列车200余对。为减少对铁路运营的影响,大桥分两次转体跨越铁路上行线、下行线。10日,重1.8万吨的9号墩桥体转体105度,8号墩11日转体77.17度后成功“握手”。

拼版照片:上图为武汉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跨铁路斜拉桥转体施工前,下图为转体成功后(9月1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中铁大桥局杨泗港青菱段斜拉桥项目经理李斌介绍,由于这座斜拉桥转体重量大、转动角度大、转体梁悬臂长,为确保大桥在京广铁路枢纽上空顺利转体,他们在两座桥塔下方各安装了一台直径5米、重62吨的“转体球铰”,通过配重控制重心偏差在2cm范围内,使数万吨的桥梁平稳旋转,精准对接。

9月11日,武汉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跨铁路斜拉桥进行转体施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据介绍,武汉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是武汉市主城区快速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串起沌口、四新、洪山、武昌、光谷等区域,有效分流杨泗港快速通道武昌段、白沙洲段交通流,缓解城区交通压力,改善区域交通条件。

相关推荐
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投运

2月11日9时许,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满载着汽车配件、机械设备、生活用品等商品的列车,从阳逻港货场缓缓驶出,这是阳逻港作为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首次投运,将为湖北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再添新动能。

中国武汉—新加坡经贸合作交流活动启动

中国武汉—新加坡经贸合作交流活动8日在中国武汉和新加坡两地同步拉开帷幕。

铁轨上的“驼铃声”:中欧班列助“九省通衢”货通海外

目前,中欧班列(武汉)拥有55条国际物流通道,辐射40个国家和地区、117个城市,初步形成了可深入亚欧大陆的国际多式联运服务网络,成为国内外贸企业进出口的重要运输通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