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1298处建筑设二维码 “解锁”历史故事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9-24 08:27:15

新华社上海9月24日电(郭敬丹、王宛艺)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上海跑马总会、查公馆……上海的众多老建筑都是时代的见证者。如今,人们走进开放的老建筑,只需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解锁”建筑背后的故事。

记者近日从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上海黄浦、静安、徐汇、长宁、虹口、杨浦六个城区已完成1298处建筑的二维码设置。目前六个区老建筑开放总量达到1032处,是去年开放数量的10倍。今年上半年,这些建筑共接待游客764.63万人次。

2019年上海旅游节正在举行,首届“建筑可阅读”旅游线路推广及文创市集启动仪式也于近日在静安公园启动。同步开启的还有6个中心城区的87条“微旅行”线路。

例如,静安区的三条线路串起辖区内的红色地标、百年历史人文建筑等。从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出发,途经查公馆、上海毛泽东旧居等地——这一“红色之旅”吸引了上海市民办新复兴初级中学的初一学生施润馨和她妈妈报名参加。母女二人“尝鲜”扫描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的二维码,“党章诞生地”VR游览随即在手机上呈现,十分生动。“我一直对红色历史非常感兴趣,现在实地探访还能扫码‘补课’相关故事,旅行更有趣了。”施润馨说。

据悉,六区还将继续推动“建筑可阅读”工作,争取到今年年底,新增134处开放建筑,完成所有2180处建筑的二维码设置工作。

相关推荐
一眼心动的中国|在上海看见开放的力量

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贸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印记,烙刻在上海的城市基因中。

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多部门共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速

为更好满足经营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核心诉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出台,从五方面提出18条举措,共包含四个方面亮点。

金融如何便利企业“出海”?这些做法在上海先行先试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行动方案中有多项政策先行先试。例如,在上海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又如,支持浦东新区率先制定有利于企业集团财资中心集聚的财政、人才等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