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谷歌研究人员宣布成功演示“量子霸权”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10-24 09:04:31

新华社伦敦10月24日电(记者张家伟)量子计算已被热议多年,但它究竟能带来哪些价值?谷歌公司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试图展示出来。他们23日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说已成功演示了“量子霸权”,让量子系统花费约200秒完成传统超级计算机要1万年才能完成的任务。

“量子霸权”被用于描述量子计算机发展的关键节点,指量子计算机能解决传统计算机在合理时间范围内无法解决的复杂难题。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克服很多挑战,在产生较大计算空间的同时要保证较低错误率,以及设计一种传统计算机难以处理、但量子计算机可以轻松完成的基准测试。

研究团队研制了一个由54个量子比特组成的处理器“西克莫”,与传统比特相比,该处理器利用量子叠加和量子纠缠使计算空间指数级增长。由于有1个量子比特无法有效工作,处理器实际只用了53个量子比特。

为了测试该系统,团队设计了一项对量子电路产生的随机数字进行采样的任务。对于传统计算机来说,这一任务的难度会随量子电路中量子比特数的增加而增加。实验中,量子处理器在约200秒的时间内从量子电路中采集了100万个样本,而一台尖端的超级计算机要约1万年才能完成这项任务。

论文通讯作者、谷歌量子计算理论首席科学家约翰·马丁尼斯在博客上说:“这项实验是为了给团队提供一个方向来克服量子系统工程中固有的许多技术挑战,从而制造出一台具有可编程能力并且性能强大的计算机。”

据马丁尼斯介绍,团队计划下一步把能实现“量子霸权”的处理器提供给合作者、科研人员以及那些有兴趣开发相关算法和应用的公司使用,同时将投入资源尽快开发出具有容错能力的量子计算机。

此前美国IBM公司科研人员对这一成果有异议,认为其低估了传统计算机的能力,这篇论文被全文公布于《自然》杂志网站上。《自然》杂志还配发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威廉·奥利佛的评论,认为这一成果是计算机领域的“里程碑”,其意义相当于莱特兄弟的早期飞行。

相关推荐
首届量子计算产教研人才研讨会将于1月16日在合肥举行

目前我国已有60余所高校采用本源量子自主量子计算教育系统,量子计算教育的“中国筷子”正在逐步壮大。

我国首个量子计算与数据医学研究院成立

2023年,蚌埠医科大学和本源量子发布国内首个量子计算医学应用研究成果——量子算力提升乳腺钼靶检测效率,国产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首次介入医学研究。

专家谈我国量子计算人才培养

2024年3月,教育部批准合肥工业大学等增设量子信息科学专业,截至目前,国内开设量子信息科学专业的院校已达到13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