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伊朗将支持水产养殖作为一项国策

来源:商务部网站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9-10-24 15:18:52

法尔斯通讯社10月22日报道,伊朗渔业组织负责人汉米尔扎耶周一表示,伊朗水产养殖产量显著增加,该国目前是世界第三大鱼子酱供应国,鲟鱼养殖和加工方面列居世界第三位。他还说,伊朗在鳟鱼养殖方面也取得了良好进展,目前是世界上虹鳟鱼的第一大生产国。他指出,到2020年3月,该国的年度渔业和水产养殖产量将超过120.5万吨的目标。去年海产品的平均消费量达到人均12.1公斤,与几年前相比增长了50%以上。支持水产养殖,鼓励海鲜和白肉消费,以减少每年进口15万吨红肉,已成为伊朗政府的一项政策。

6月下旬,伊朗农业部长霍贾提宣布,该国在7年的时间里将水产养殖对虾的产量提高了400%,以期进一步挖掘该国漫长海岸线的潜力,以促进全国非石油产品的出口。霍称,今年虾类养殖将扩大约1800公顷,企业家和投资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这一领域。据估计,在最后一个伊历年度,伊朗出口了约22,000吨虾,价值约1.5亿美元。伊朗正计划在波斯湾地区寻找新的水产养殖虾,同时计划在失业率高的南部沿海地区进一步扩大养殖面积。霍指出,伊朗已经有效地克服了其虾类养殖中的老问题,包括影响生产的病毒性疾病,并说该国现在已经建立了供应链,可使该产业发展更快。伊朗的目标是到2021年实现虾产量60,000吨的目标。为此,伊朗还与法国等国家启动了联合计划,以种植和出口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海鲜产品占伊朗年度农业出口值的近10%。在过去六个月,该国出口了价值超过8000万美元的海产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0%。伊朗北部的戈勒斯坦省是该国生产和繁殖水生动物和海鲜(尤其是虾)的主要地区之一,其生产的虾中约有80%出口到国外。

相关推荐
通讯丨“我两次庆祝春天的到来”——中伊新年文化的交响

伊朗青年沙欣·霍达班德今年28岁,其母亲是中国人,父亲是伊朗人。他的相貌很好地继承了父母双方的基因。日前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一个新春游园会上,这位睫毛卷翘、头发浓密的青年笑着告诉新华社记者:“幸运的是,我每年能两次庆祝春天的到来。”

通讯|中伊文化交流的“双向奔赴”

“丝路长云——中国艺术文化精品展”日前在马利克国家博物馆开幕,展出一系列中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