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现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18万处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19-10-31 15:41:31

记者10月30日从第一届中国自然保护国际论坛开幕式上获悉,目前我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18万处,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8%,领海面积的4.6%。其中国家公园体制试点10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44处。拥有世界自然遗产14项、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世界地质公园39处,数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第一届中国自然保护国际论坛开幕式现场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在开幕式上说,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自然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我国经过60多年的努力,已建立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遗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实现中国自然保护的良性发展,我们将通过建立以《自然保护地法》为基本法,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公园等单行法律法规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法律体系,建立并完善自然保护地制度体系,建立以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物种监测为基础的自然保护地数据库和监管平台,加强自然保护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倡导公众教育和社会参与自然保护等措施,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模式,为全球实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提供中国方案。

今年4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中国九华山地质公园和沂蒙山地质公园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开幕式上,为两个地质公园授牌并颁发证书。同时,为湖北恩施腾龙洞大峡谷、广西罗城、广西都安地下河、西藏羊八井和四川青川地震遗迹5处新晋国家地质公园授牌。开幕式上,为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22个秘境之眼精彩影像获奖单位颁奖。

据了解,此次论坛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论坛将围绕自然保护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制度、空间规划、栖息地管理和监测、社区参与、公众教育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相关推荐
陕西子长市:从黄土坡到绿富美​

塬、梁、峁尽成绿洲,果、树、谷百里飘香。从“种一坡、收一箩”的贫瘠土地,到如今珍禽野兽选择栖息。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近年来逐渐完成了从黄土坡到绿富美的生态转变。

哈中合办“阿拉木图绿色出行周”

“阿拉木图绿色出行周”环保公益活动16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启动。这项活动由阿拉木图市政府、中国驻阿拉木图总领馆、中国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志愿服务组织联合主办,旨在鼓励当地市民加入绿色出行,共同建设清洁、美丽、宜居城市。

以“数”看“绿”!“两山”答卷二十年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理念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和行动指南。二十载光阴流转,源于浙江余村的思想星火,已燎原成神州大地的磅礴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