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多家外媒机构发声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

来源:中国政府网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7-22 14:31:00

二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后,持续引发境外媒体和机构关注。近日,英国《金融时报》、新加坡《联合早报》、高盛高华、摩根大通、汇丰银行等外媒机构陆续发布评论文章和研究报告,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各方总体认为前期出台的稳增长政策助力中国二季度经济增速超出预期,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稳步推进,服务业和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势头有望延续。

一、英国《金融时报》:不必为中国经济平缓下行而悲观。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7月20日称,中国较为自由的劳动力市场和较大发展空间的服务业,可能是中国经济韧性的很大来源。过去几年中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每年都上升1-2个百分点,2016年上半年达到了54.2%的水平,这是一个显著进步,也证明了市场的活力。过去几年服务业PMI指数持续高于制造业PMI指数,6月中采指数分别是52.2和50,都预示着中国经济在不断地进行着转型。如果中国可以提供更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相信这个比重将继续快速地提升。在向服务业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增速有所下降是自然的。如果把观察中国经济是否健康的指标从经济增速转向就业和居民福利,就不会对投资和经济增速下滑产生这么多忧虑。

二、《澳金融评论报》:二季度GDP数据增强了中国政府在经济问题上的话语权。《澳金融评论报》7月17日报道: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二季度中国GDP增速为6.7%,上半年的GDP增速也是6.7%,这被认为证明了中国政府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能力,增强了其在经济问题上的话语权。不过,中国二季度经济数据超出预期的强劲,主要原因是政府投资增加,拉动零售业繁荣并保持钢铁产量,长远看可能难以持续。只有第三产业不断壮大,才能保证中国经济后续动力充足。麦格理证券分析认为,私人投资能否在未来几个月出现起色将决定下半年的中国经济表现。

三、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经济和社会有望五年后转型成功。新加坡《联合早报》7月20日刊载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及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尚达曼观点称:尽管中国在推动经济转型和完善社会政策的过程中面对巨大挑战,但中国目标明确,也清楚地制定了可达成目标的途径,有望在五年内取得成效,成为一个更加市场化的经济体、一个具包容性的社会,以及一个创新的国家。尽管在过于依赖货币政策去解决实际上是结构性的问题上,中国还没有共识,但至少已经有积极的讨论。未来中国生产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能继续依靠劳动力资源从低生产力领域转移至高生产力领域,而是在每个工作领域提升生产力,即依赖于微观经济改革,而不是以往宏观的劳动转移。

四、法国《费加罗报》:中国经济增长稳定但仍需加速国企改革。法国《费加罗报》7月16日报道,中国官方公布的好于预期的增长数据让人吃惊。二季度的经济增速达到6.7%。同一季度相比这是一个稳定的增长。中国正在转向较少依赖工业和出口的经济模式。服务业增长7.5%,比工业要更加有活力。更好的是,中国家庭消费表现出了两位数增长,达到10.6%。此外,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了12.3%,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具有流动性。中国政府不会放任经济放缓并将继续实施刺激政策,中国政府资助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相比2008年时将更具目标性。但是,私人投资依旧薄弱,仍有必要加速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从而使经济增长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之上。

五、印尼《印华日报》: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给世界和东盟带来发展信心。《印华日报》7月19日报道,中国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6.7%,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再次向全球展现了中国在转型过程中的活力和信心。当前,世界经济运行缓慢,新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不断出现,国际组织一再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有不少方面也故意“看衰”中国经济,但中国取得6.7%的增长,确实展现出世界经济“稳定器”和“发动机”的可靠形象。中国的稳中有进正给各国,包括东盟国家带来积极发展的信心和新能量。

六、摩根大通:中国经济增长势头料会延续,全年GDP增速可达6.7%。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近日表示,中国二季度GDP增长稳定,同比增长6.7%,与第一季度持平。6月份的经济活动数据强于预期,意味着经济活动势头在季末升温。工业增加值和零售销售额均强于预期,固定投资与预期相符。出口数据还表明环比来看经济形势进一步改善。此外,经济结构调整也呈现了进展。展望未来,2016年全年GDP增长预测仍为同比增长6.7%不变。但7月份经济活动可能会有所放缓,原因是近期中国部分地区出现水灾,但影响很可能是暂时的,因为政府可能会提供定向政策支持来减轻不利影响。从积极方面来看,PPI降幅进一步收窄和公司利润改善,再加上新兴行业稳固的增长势头,中国增长势头将会在下半年延续。

七、高盛高华:去年底推出的宏观政策助推经济增长。高盛高华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称,6月份实体经济环比增长非常强劲。财政政策起到了支撑作用,财政支出同比增长20.3%。货币状况也相对宽松。政策环境宽松推动基建投资增速加快,使之成为固定资产投资项下唯一一个增速加快的分项。工业品出口增速反弹可能受到了有效汇率走弱的支撑,这是实体经济增速的另一项贡献因素。汽车销售则是6月份零售额数据走强的一项主要贡献因素。鉴于6月份工业增加值数据高于预期,即便GDP计算方法未作调整,6月份GDP增速可能也已达到6.7%。

八、汇丰银行:中国二季度GDP增速6.7%持平一季度。汇丰银行最新报告,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6.7%较预期为好,是受到6月份经济活动超出预期所带动。基建投资增长加快带动设备制造业及相关行业,令工业生产增长超预期,6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长6.2%,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耐用品需求反弹亦使零售销售增长加快,6月零售销售增长10.6%,较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但冷却的房地产及制造业投资成为隐忧,特别是公共及私营投资分歧扩大,下半年中国经济政策将有两方面调整:一是对降温的房地产市场及私营投资,需要更多的财政及货币放松政策支撑;二是政府必须加快国企改革,为经济增长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基础及提振商业信心。

相关推荐
专访|中国有政策空间促进经济增长——访IMF财政事务部主任加斯帕尔

加斯帕尔说,中国的优先事项是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增长。在他看来,积极推动创新、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是中国政府一贯的举措。通过强化社会保障安全网等财政措施为家庭支出提供支持,有利于中国向新的增长模式转型。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中国经济“一季报”让世界投下更多“信任票”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普遍高于市场预期,践行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交出一份亮眼的“一季报”。

外交部:中国经济“开门红”增强国际社会对华信心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4月17日表示,中国经济各项指标实现了今年的“开门红”,近期国际社会看好中国的声音在增多,对中国发展的信心在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