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014-2019年:转型升级阶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逐步实施,中阿两国合作进一步加深。2015年,阿联酋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创始成员国之一。阿联酋位于“一带一路”的交汇点,与中国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近几年,阿联酋在不同场合表明了对“一带一路”倡议坚定支持的态度。阿联酋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在阿拉伯国家中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则是阿联酋最大贸易伙伴。双方在能源、金融、产能、高新技术等领域合作亮点纷呈,成果喜人。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2018年间,中阿两国贸易总额约2300亿美元。其中,2014年至2016年间,阿联酋与中国双边贸易额合计约合1434亿美元,中国连续三年在阿联酋主要贸易伙伴排名中位居榜首。阿联酋前五大贸易伙伴依次是中国、印度、美国、沙特和德国。中国主要出口机电、高新技术、纺织和轻工产品,主要进口液化石油气、原油、成品油、铝及铝制品等商品。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中阿经贸逐渐进入转型升级阶段。2014-2018年间,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等因素的影响,中阿贸易额有所下降。但短期内双边贸易额的下降并不代表两国经贸合作水平的下降,这有助于双方优化贸易结构,倒逼产业结构调整。
在传统优势领域,哈电集团、丝路基金以投资方身份参与中东地区首个清洁煤发电项目——迪拜哈翔4x600MW清洁煤电厂项目;2017年2月,晶科能源与日本企业联合体中标阿布扎比一光伏发电项目;中国华为公司在创新研发、人才培育、品牌建设、开拓第三国市场上,着力与阿联酋建立伙伴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
在新兴合作领域,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在阿联酋设立多家分支机构,利用当地金融平台发行人民币和美元债券,并为中资和当地企业提供融资支持;2016年11月,海航集团与阿布扎比主权投资公司穆巴达拉签署扩大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阿里云迪拜数据中心也于当月启用;2017年2月,亿航184自动驾驶飞行器在迪拜试飞。
此阶段中阿贸易变化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全球大环境因素所致,石油出口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阿联酋购买能力以及出口贸易随国际油价的波动而变化,2014年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导致一段时间内的中阿贸易额有下滑趋势。二是在新形势下,阿联酋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改革,加快多元化进程,其推出的“2021愿景” “2071百年计划”,旨在实行绿色增长战略,逐步降低对传统石油产业的依存度,将经济重心逐步转向非石油产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中阿贸易往来。三是受到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争端和地区地缘政治形势等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