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公主岭市黑林子镇以发展特色旅游为依托建“东北特色风情小镇”

来源:公主岭市政府 责任编辑:庄玉新 2017-07-12 14:44:00

 公主岭市黑林子镇结合自身实际,充分挖掘山水优势、人文优势和民俗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建设“东北特色风情小镇”。目前,卡伦水库观光度假区可研报告已由省级专业机构完成,原有的卡伦宾馆和红房子初创度假区正在升级改造;以雅俗共赏的梅文化为主题的八岔沟梅园已经营业;“黑林子干豆腐”、“黑林子小笨鸡”、“黑林子开河鱼”等老字号、老品牌特色食品正在热销,让游客回味无穷;弘扬传统文化的钟鼓楼、体验民族文化的达尔罕大营、展现宗教文化的普宗寺正在规划建设中。

  一、着眼长远发展,做好顶层设计

  该镇与省银河水利水电新技术设计有限公司合作,从各地特色旅游水准的横向比较和乡村旅游历史演进的纵向发展上进行专业性设计,确立“东北特色风情小镇”的具体定位:以生态理念为核心,着力构建由现代城乡新貌与生态旅游、农家庭院、观光农业相结合的自然风光;打造宜旅、宜养、宜教、宜业、宜居的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享受生态、体验农事、品尝佳肴、修身养性的优质服务。在此基础上,该公司还为该镇规划设计了卡伦水库风景区、九龙泉湿地、鲫鱼溪生态经济园、林下经济园、华御观光农业园、八岔沟梅花园、黑林子美食街、达尔罕大营、普宗寺佛教文化中心9大旅游功能区。

  二、利用本地资源,完善旅游设施

  对现有资源进行扩容增量,把旅游项目做大。该镇充分利用卡伦水库山水资源,建设重点旅游区,着手建设卡伦河岸景观带、码头广场、游船观光区、垂钓区、冬捕基地、农家乐休闲山庄、老年度假中心,下一步还将建设湿地公园、小火车密林花海体验区等,核心客源定位于长春、吉林、四平、辽源等省内城市,机会客源定位于黑龙江、辽宁等省区。

  该镇在28个行政村普遍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重点在七家子村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区,主推林禽模式、林畜模式和林药模式,利用林间草地和空场,开辟畜禽养殖、药材种植基地,吸引周边农户从事规模经营,确保游客吃上纯天然、无污染的肉蛋,买到绿色安全、富有营养的畜禽产品。

  在发展旅游业中,该镇注重对原有旅游资源和品牌提纯扶壮、精致优化,打造全新品牌。镇政府农业经营管理站、乡村旅游业办公室引导豆腐专业户坚持使用本地特产黄豆磨制豆浆,用纯棉纱布泼洒压榨,新做出来的干豆腐规格整齐、薄厚均匀、白里透黄、柔软劲道、豆香四溢。为了树立品牌,将干豆腐放入印有“黑林子特产”字样的精美包装盒,游客争相购买。

  八岔沟村农民唐绂宸自2000年起试验繁育抗寒梅花,历经辛劳与挫折,终于在2006年获得成功,让“此树只能江南有”的高雅梅花,来到冰封雪盖的东北公主岭黑土地上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在镇政府的支持和扶植下,唐绂宸又繁育出“送春”、“寒红梅”、“花蝴蝶”、“重瓣粉红”、“公主木兰”和“单红公主”等10余种新品梅花,栽植数量超过6万株。通过扩繁和推广,寒地梅花不仅栽植到我省多个地方,而且扩展到北京、沈阳和太原等地。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张启祥和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林业局科技推广处、国家花卉技术研究中心的领导专程考察梅园,并且命名和授牌“北京林业大学东北地区抗寒梅花推广与示范基地”;俄罗斯圣彼得堡国家科学植物研究院、海参崴科学试验站的专家也前来参观。

  三、焕发生机活力,致富千家万户

  该镇树立优先发展旅游业的理念,发掘潜在旅游资源,建设“生态旅游、民俗体验、美食鉴赏、休闲养生”于一体的“东北特色风情小镇”,促进了新一轮解放思想,广大农户在内部与外部沟通交流中拓宽了视野,增强了发展市场经济的主动性,拉动了农村经济发展,直接或间接从旅游产业中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经济收益。

  农家乐服务项目应运而生,势头看好。观光农业园、林下经济示范区、九龙泉湿地风景区和普宗寺佛教文化中心周边的农户,根据外地游客对餐饮、住宿和采摘游玩的需要,兴办家庭服务项目,向游客提供农家饭菜、住宿馆舍、菜园果园农事体验场地,不但让久居城市的游客感受到农村田园生活的纯朴和惬意,也提高了农户收入。目前,全镇已经开办农家乐旅游服务点380个。

  制作旅游纪念物件,生产特色农副产品。该镇广泛动员能工巧匠和专业户、重点户制作旅游纪念物件,生产特色农副产品。草编工匠用玉米穗白净、柔软、半透明的内皮,编织成美观、适用,具有多种规格和花纹的提篮、坐垫和靠垫;农户用高粱秆扎成的双层盖帘,是家庭主妇摆放待蒸煮馒头、包子和饺子的最好器具,而且没有金属污染;农民画家表现民间传统风俗、四季农事活动和当代农村新貌的作品,用笔朴拙、色彩艳丽、主题鲜明,既富有装饰性,又成了旅游品市场的“抢手货”。

  强力拉动其他产业,实现全面发展。该镇旅游业做大做强,外地游客日益增多,采购需求量逐渐增加,强有力拉动了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建筑业和商贸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去年,全镇生产水果200吨、瓜类6188吨,出栏黄牛1.58万头、生猪1.42万头、羊1.14万只,农民人均收入约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