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广东逾300家高新技术台企获减税数十亿元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12-06 09:03:38

新华社广州12月6日电(记者徐弘毅)记者12月5日从广东省台办获悉,广东正研拟出台一批落实“26条措施”的办事指南,自“31条措施”“粤台48条”发布实施以来,广东已有300余家获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台企享受了减按15%缴纳企业所得税,减负共计数十亿元。

在当日举行的广东各界人士贯彻落实“26条措施”座谈会上,广东省台办副主任黄兆芬表示,广东将持续抓好“31条措施”“26条措施”和“粤台48条”落地落实,推进粤台经贸、人文等各领域交流合作,让在粤台湾同胞更好地享受同等待遇,共同分享广东发展机遇。

“26条措施”中的第15条提出,台湾同胞可申请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可申请符合条件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和财政项目。广东正在建设“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推动“26条措施”对接落地,搭建“省市台办、农业农村系统+地方党委政府+涉台科研力量+台湾涉农机构”四方合作架构。广东首个“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已于今年6月在清远挂牌成立,今后还将在粤西的湛江以及粤东开展试点。

广东省台办介绍,“31条措施”“粤台48条”发布实施以来,广东多地出台实施办法,有33家在粤台资金融机构因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扩大了发展空间,累计1900多家台胞个体工商户在粤注册,新增台湾实习就业创业青年6000余人,新增来粤创业的台湾青年初创企业、初创团队、个体工商户近千家。

台湾文化产品进口审批程序进一步便利化,送审次日即可启动审核程序,一大批优秀的台湾剧团、影视、图书等文化作品持续进入广东市场。在粤台胞普遍反映办理民生政务等相关事项更加便利快捷。

相关推荐
优越自然资源助力广东搭建海洋经济品牌矩阵

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为广东建设海洋牧场奠定了生态底子,也为广东海洋经济的品牌矩阵打造提供了丰富的产品支撑。

装备革新+全链赋能 广东海洋牧场打造“鲜品”新名片

随着“格盛1号”“恒燚1号”等一批先进养殖平台相继投产,以及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九洲一号”即将建成,广东正以科技装备为支点,重塑海洋渔业价值链,为“广东鲜品”区域公用品牌注入强劲动力。

广东海洋牧场步入数字化时代 智能装备重塑“蓝色粮仓”

从湛江的“海威2号”智能化养殖平台到台山的千帆数字海洋牧场再到“格盛1号”深海养殖平台,广东正以科技为擎,做优做强海洋牧场,加速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为打造“海上新广东”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