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甘肃聚焦文旅产业培养应用型人才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12-07 12:00:58

新华社兰州12月6日电(记者任卫东、白丽萍)“我现在更加坚定自己要从事旅游行业的信心,在学校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可以走进企业实习,体验售票员、内导、后勤等基础性工作。”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李瑞不久前从杭州宋城集团实习回来,做导游的梦想一下子被点燃。

近年来,甘肃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迅猛,省内10个市州都将文化和旅游产业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今年前三季度,甘肃接待游客突破3.06亿人次,带来旅游收入2153亿元,同比增长25%和28%。为了对接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甘肃瞄准文化旅游人才短缺这个缺口,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着力培养应用型文化旅游人才。

“两家大型企业已与兰州文理学院共建空中乘务专业,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课程及教材,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开办‘订单班’。”兰州文理学院校长郑伟强介绍,此专业的就业率达98%以上,学校现在根据就业需求实时调整优化各专业招生计划,文旅传艺(文化、旅游、传媒、艺术)类专业招生人数占学校年招生人数比例的70%以上。

今年以来,甘肃省支持省内院校聚焦服务文化发展、聚焦服务文旅产业规划设计、聚焦服务乡村振兴、聚焦服务康养文旅产业,分别创建差别化、错位、互补的特色文创乡创(乡村振兴创新创业)二级学院,调整相关学校学科专业结构,精准对接地方文旅产业发展。

今年5月,甘肃专门出台了《甘肃省教育科技赋能文旅产业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3年,组建2个文化旅游产教融合联盟,组建8个左右文创乡创二级学院,建设10个左右省级特色骨干学科专业,建设一批文旅赋能示范项目,搭建5个文旅赋能平台。

据了解,目前甘肃省部分高校已制定出《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实施方案》《产学研合作管理办法》,还有部分高校建立了以“文化+创意”“旅游+演艺”“旅游+金融”“旅游+设计”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的专业集群。甘肃正在以文旅为特色,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面向产业”形成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相关推荐
“薯”你最强!甘肃马铃薯出口同比增长超14倍

8月29日,记者从兰州海关获悉,今年1—7月,甘肃省马铃薯及加工品出口值达3661.5万元,同比增长14.5倍,其中马铃薯粉出口值由77.3万元激增至2350万元,增长30.4倍。

前7月甘肃中药材出口额突破5300万元

据兰州海关统计,1—7月甘肃省中药材出口额达5382.9万元,其中,陇南市以3006.5万元的出口额占据55.9%的份额。

甘肃鲜活农产品出口额实现大幅增长

瓜州蜜瓜首次出口阿联酋,27吨静宁鲜马铃薯首发中亚,3.5吨天水马铃薯、70多吨天水鲜菜发往越南……记者从兰州海关了解到,入秋以来,甘肃鲜活农产品纷纷扬帆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