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埃完成走私中国古钱币勘验和封存工作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9-12-10 08:59:03

新华社开罗12月10日电(记者李碧念)记者9日从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文化处了解到,中埃双方当天在埃及亚历山大市完成了埃及海关查获的一批中国古钱币的现场勘验和封存工作。

据参加现场勘验工作的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文化参赞石岳文介绍,亚历山大海关于2018年1月和3月分别查获两批共30余枚中国古钱币,其中大部分为清代钱币,最早的可追溯至汉朝甚至战国时期。

中埃双方2010年签署了关于保护和返还从原属国非法贩运被盗文化财产的协定。

石岳文介绍说,经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这批古钱币中20余枚被认定为国家文物。目前中埃双方已经完成勘验和封存工作,埃方将于近期正式向中方交还这批古钱币。

近年来,中埃两国不断加强文物考古领域合作。2018年11月,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一期工程开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队首次赴埃及进行考古挖掘。

相关推荐
记者手记|这座中埃共建的工业园区何以生机勃勃

记者了解到,泰达合作区自去年开始迎来了企业入驻和投资考察的高潮。截至目前,泰达合作区共吸引185家企业入驻,吸引投资额约30亿美元,累计销售额超过53亿美元。

记者手记|合作共赢的绿洲在埃及生机盎然

曾经,沙漠里的绿洲带给往来的阿拉伯商人以希望。如今,埃及首都开罗以东、红海苏伊士湾旁,在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带”的背景下,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泰达合作区)正成为这片土地上一个合作共赢的崭新“绿洲”。

“走向世界的中国芭蕾”讲演活动在开罗举行

“走向世界的中国芭蕾”讲演活动近日在开罗歌剧院举办,中埃各界约300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