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广东报告1例境外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例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12-11 09:27:59

新华社广州12月11日电(记者肖思思)广东省卫生健康委12月10日通报,该省报告1例境外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例。

据通报,病例为33岁男性,6月18日赴柬埔寨务工,12月8日乘机回国,由深圳机场口岸入境时,深圳海关发现其有发热症状,经深圳海关实验室和深圳市疾控中心检测寨卡病毒核酸阳性。根据病例流行病学史、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该病例被诊断为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目前患者已隔离观察治疗,症状平稳。疾控机构已对疫点周边开展病媒生物监测、消杀灭蚊等相关工作。

寨卡病毒病是一种主要通过伊蚊传播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于2018年7月20日更新的数据(此后无更新),全球有86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生了经蚊媒传播的寨卡病毒病疫情,其中以美洲国家为主。我国属于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寨卡病毒病疫情四类地区,即有传播媒介但迄今尚无传播流行报告的地区。2016年至今年我国内地累计报告了30例(含本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均为轻症。

相关推荐
优越自然资源助力广东搭建海洋经济品牌矩阵

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为广东建设海洋牧场奠定了生态底子,也为广东海洋经济的品牌矩阵打造提供了丰富的产品支撑。

装备革新+全链赋能 广东海洋牧场打造“鲜品”新名片

随着“格盛1号”“恒燚1号”等一批先进养殖平台相继投产,以及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九洲一号”即将建成,广东正以科技装备为支点,重塑海洋渔业价值链,为“广东鲜品”区域公用品牌注入强劲动力。

广东海洋牧场步入数字化时代 智能装备重塑“蓝色粮仓”

从湛江的“海威2号”智能化养殖平台到台山的千帆数字海洋牧场再到“格盛1号”深海养殖平台,广东正以科技为擎,做优做强海洋牧场,加速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为打造“海上新广东”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