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浙江正式公布“减负40条”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12-12 09:29:29

新华社杭州12月12日电(记者俞菀)11日,《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公布,明确要求学校统筹控制作业总量,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明确实施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严禁民办学校任何形式的提前招生;实施家长素养提升工程,5年内70%以上的中小学校建立数字家长学校。

上述方案共有40条(简称“减负40条”),其中减负重点举措包括“落实好学校教育教学常规”“规范区域和学校组织的考试评价”“深化育人方式改革”“规范中小学校招生”“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和进入中小学校竞赛、活动的管理”等七个方面。

“总体思路和目标,是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和过于功利化的教育观。”浙江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减负是要把校内外不合规、不合理、不科学的过重学业负担减下来,同时,把思政、音乐、体育、美术、劳动实践教育等方面有欠缺、未达标的强化起来。”

据介绍,作业时间、补习时间和睡眠时间是反映学业负担的客观指标。学业负担的主观感受才是影响学习与成长的关键变量。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浙江省学生学业负担总体呈现加重态势。2018年,全省四年级小学生每日睡眠时间达10小时、9小时的比例不足20%;每日家庭作业时间1小时以内的只有41%。

因此,浙江公布的方案中,明确要求提高作业质量,统筹控制作业总量。各中小学制定学校作业管理制度,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加强对作业来源、设计、布置、批改、反馈、讲评、辅导等各环节的统筹管理。各学科家庭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由学校年级组统筹调控,根据课标要求,家庭作业时长把握以班内中等程度学生为参照。

同时,家校协同保证孩子睡眠时间,努力保障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小时、 9小时、 8小时。

“要解决部分学生家庭作业过多、睡眠不足问题,‘减量提质’是改革成败的关键。各地各学校在实施相关举措时必须‘提质量’, 减少机械性、形式化和简单重复过多的作业,增加吸引学生的非强制性‘素质作业’。”浙江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

相关推荐
浙江义乌今年前三季度进出口首破6000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义乌对全球227个国家和地区有进出口贸易,其中181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实现同比增长,较去年同期增加29个。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季度义乌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达到4293.9亿元,增长28.9%,占同期义乌进出口总值的68%。

浙江首开至广西集装箱多式联运快速班列

10月29日16时30分许,一列满载日用百货、汽车配件、新能源设备等货物的集装箱多式联运快速班列从浙江金华南站驶出,按计划将先后抵达广西南宁南站、钦州港东站,标志着浙江首开至广西多地的集装箱班列,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有力提升物流质效。

巴西举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赠书仪式暨“良渚·世界文明对话”青年体验活动

10月24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赠书仪式暨“良渚·世界文明对话”青年体验活动在巴西圣保罗大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