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夜经济”点亮滇池湖畔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20-01-03 15:54:40

11月22日,小朋友在昆明市海埂公园游玩。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新华社昆明1月3日电(记者曾维)参与夜跑、逛夜市、品美食,新年伊始,云南昆明滇池湖畔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当地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进一步点亮“夜经济”,不断丰富市民生活。

11月22日,游客夜间在昆明市海埂公园游玩。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晚上7点30分,海埂公园内热闹非凡。参加新年夜跑的“跑友”们已整装待发、夜市摊里彩灯闪烁、舞台前近百名观众一边观看“变脸”一边掏出手机拍照……

“在网上看到这边有活动,很期待,所以过来看看。”来自成都的游客赵伟说,这是他第一次来昆明,而海埂公园是自己此次昆明之旅的“必打卡地”。

11月22日,市民在昆明市海埂公园看热气球升空。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除娱乐和文化体验外,美食也是滇池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海埂公园夜明珠集市里,傣味舂鸡脚、豌豆粉、火锅串串……夜市两旁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各色美食摊位有序排开。

11月22日,市民在昆明市海埂公园给小朋友买糖葫芦。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小吃店主徐瑾和丈夫在摊位前忙着招呼来往的游客。“今晚开门2小时已经卖出去30多份了。”徐瑾告诉记者,自“落户”集市一个月以来,已累计盈利6000多元。

11月22日,市民带着自己的爱犬在昆明市海埂公园玩耍。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海埂作为旅游打卡胜地,除白天的‘观鸥’经济外,打造其独有的‘夜间模式’也十分重要。”据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海埂游乐有限公司总经理陆伟介绍,除夜市外,海埂公园也相继推出户外烧烤、房车露营、星空帐篷等项目,进一步丰富游客夜间游览的需要。

11月22日,市民在昆明市海埂公园游玩。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数据显示,海埂夜明珠集市自2019年11月启动来,已有近80家商户入驻,日均游客接待量近4万,高峰期单日创造收益近万元。

11月22日,市民在昆明市海埂公园游玩。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夜经济”体现了夜间城市安全和群众消费力依然旺盛。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庆雷教授说,拉动消费增长是发展“夜经济”的关键,云南应积极探索更多适合本土特色的夜间经济新亮点。

相关推荐
灯火映长安,古都夜未央

唐代李商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的诗句,描绘了长安月色下的繁华景象。今日,有着通宵达旦“夜经济”的西安,被全国网民亲切地称为“24小时营业城市”。

忆长安千古月 看今日西安“夜经济”

今日,有着通宵达旦“夜经济”的西安,被全国网民亲切地称为“24小时营业城市”。除常见的餐饮、娱乐业态外,近年来西安对多个商业街区进行了综合提升,打造夜间消费聚集区,推动汉唐文化表演、艺术产品进街区,为消费者送上了极富长安特色的“夜经济”。

“越夜越合肥”——2024年合肥市夜间经济消费季正式启动

“夜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夜间经济消费季的启动,标志着合肥将进一步推动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