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网长春9月5日电(关子儒)开辟“绿色通道”,单独开设账户落实人才补贴;增加对“双一流”生源招聘力度……近年来,长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工作重点放在政策落实上,加强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人才建设,扩大缺口人才的招用和交流,同时,积极搭建桥梁,打通信息不畅渠道,让各类人才更好地服务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助力长春经济“提档升级”。
围绕重点产业做布局
长春市是著名的“汽车城”。目前,汽车产业占全市工业产值七成左右,拥有整车及专用汽车企业二十余家。自德国大众进入长春以来,日本丰田、马自达、美国通用等相继进入长春合资建厂或合作发展。近年来,一汽集团等汽车企业谋划转型升级,为长春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从长春市汽车产业人才情况来看,一方面,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等众多高校培育不同类别的研发人才和技术工人,人才资源丰富;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汽车产业更新换代快、复合型人才少、人才分布不均、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
“围绕产业发展,我们做好人才工作。”长春市人社局人才开发处处长李龙利介绍,人才工作与产业对接,才能让“留人”成为可能。近年来,长春市积极推进人才政策落地,让纸面上的条文变成真正的实惠。上半年,为支持一汽和相关零配件企业的人才引进,人社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单独开设账户落实人才补贴。
2019年7月,科大讯飞与一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人机交互技术、车载智能化及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业务领域展开合作。长春市人社局通过与科技企业对接,积极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目前,一汽集团红旗IVI20平台化项目与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合作已全面达成,国产汽车拥有“最强大脑”即将成为现实。
长春市人社局利用人才库和专家库的优势,为产学研联动搭建平台。吉林弘凯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高强钢冷冲产品,在冲压工序上存在局部开裂等情况,经过对接,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张心明将牵头解决此问题。目前,已经有9项企业技术需求与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专家教授开展产学研合作。
围绕学生就业做前局
“长春市离家乡近,我又比较喜欢园林方面的工作,平时自己也养养花。”2016年,刘爽在北京得到长春市人才招聘的相关信息后,放弃了北京、内蒙古一些单位的录用机会,回到长春市南湖公园工作。当年,长春市50家事业单位面向驻京普通高等学校拟招聘工作人员290名,提供155个专业技术岗位。
长春市将公开招聘、专场招聘和特殊人才引进有机结合,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增加对“双一流”生源的招聘力度,让更多像刘爽这样的人才回到吉林支持家乡发展。针对教师和医生两个人才紧缺的岗位,长春市推出了“强师计划”“强医计划”,招聘现场可实现报名、面试、签约“一条龙”。
为更好带动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长春市推行“采兰工程”,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利用2019-2023年这五年时间,围绕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为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 “八大产业”招才8000名。
依托吉林省内外高校资源,2019年,长春市与13所高校开展社会实践合作,打造大学生社会实践“升级版”。来自北京大学计算机、法学、社会学等专业的22名硕士和4名博士,组成的“圆梦先锋”鸿雁计划团队,走进长春市委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参加社会实践,共同研讨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振兴课题。
社会实践不仅“学历高”“专业广”“合作紧”,更重要的是为长春揽才打开一扇窗。“一些孩子以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就是灰蒙蒙的天,没想到长春是这么具有‘幸福感’的城市。”长春市人社局事业单位考核培训处处长张巍介绍,实习平台增进了双方了解,各事业单位对实习生接受意愿强烈,还出现了争抢优秀学生的局面。
围绕万人助企做格局
2019年,长春市开展“万名机关干部下基层助力万户企业发展三年服务行动”(简称“万人助万企”),选派1万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服务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现代农业企业等各行业重点企业,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堵点、痛点等问题。长春市人社局发挥自身职能优势,确保“万人助万企”工作取得实效。
“万人助万企”工作开展过程中,长春市对市直部门、县(市)区、开发区以及相关功能组进行全方位督导考核,对2800余件共性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企业最缺的就是资金和人才。”长春市人社局干部人事处处长李钢介绍,企业对于研发、销售和专业技能人才有明显的需求。
中国长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于2017年投入运营,是东北地区首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目前已入驻企业47家。在“万人助万企”过程中,人社部门了解到吉林省真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缺少一批管理、质检、食品研发等方面人才,对接产业园的资源优势,帮助企业破解“招人难”“用工难”等问题。
“现在每周举行一场线下招聘会,人才资源很多,也比网上招聘靠谱。”吉林省真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朴金花介绍,企业主营糕点、酱菜等食品,随着家族式企业的发展,需要逐步引入现代化管理制度和创新人才。经人社部门对接后,企业目前正在挑选合适的人才,帮助企业发展。
帮企业求才的“供给侧改革”,对长春市人才工作形成“倒逼机制”。李钢表示,长春市人社部门结合“万人助万企”总结的经验,完善人才综合评价体系、高校毕业生来(留)长创业就业、企业技能人才培训三项政策,面向全市所有企业开展助企行动,将任务逐条分解,助力企业走上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