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责任编辑:冯蕊 2020-01-08 17:50:58

丝绸之路是联结世界各类文明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与印度、埃及、巴比伦等古国的文明相识相知、相辅相成,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因此,丝绸之路是世界文化的摇篮。它孕育和催生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对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产生过重大影响。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古代发明创造,一些影响人类的思想流派都产生在丝绸之路的各枢纽地带,并最先通过这条路传播到世界各地;丝绸之路上还曾经发生过众多民族的大迁徙、大融合,直接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大变化、大发展。

那么,丝绸之路这个名字怎么会是一个德国人起的?据史料记录,古埃及最早在何时就已经用上了中国丝绸?中国的养蚕缫丝技术是何时传到国外的?汉朝的张骞又是如何将民间交往的小路,拓宽成国际通道的?海上丝绸之路是由谁最先开辟的?通过海上丝路,古代中外贸易曾达到怎样的繁荣?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是一个个历史故事。

丝绸之路是由德国人命名的?

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中国,在中国人的脚下。是中国人首先迈出了第一步。但是,“丝绸之路”的命名却是一位德国人。他叫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出身于普鲁士名门贵族世家。他自幼聪慧好学,富有冒险精神。他对地质学犹为着迷,因此,他报考了柏林大学地质学专业。大学毕业后,他渴望前往他认为极富探索价值的亚洲。

当时,日本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闭关锁国状态后,终于实行开放政策,即脱亚入欧,于1854年与美国签了第一个对外贸易协定。当时的欧洲强国普鲁士政府不甘落后,于1860年派出一支考察队。该队的任务是考察普鲁士与中国、日本、东南亚诸国签定贸易协定的前景。当时只有27岁、后来成为闻名世界的地理学家的李希霍芬是这支考察队的成员。他随考察队到过多半个亚欧。考察了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诸多方面,学术收获极为丰厚。

李希霍芬在行万里路之后,发现在他已经到过的十多个国家中,唯有当时还在闭关锁国之中的中国,有着谜一样的吸引力。从一个欧洲人的眼光看,中国是当时所有知名文明国家中人们了解最少的国度。他决心要对这个古老、神秘的国家做一次深度探索。他怀着激动和敬畏之心,开始了一次让他最终名震世界的考察之旅。

1868年到1872年间,李希霍芬的足迹踏遍了中国18个省中的13个,一路惊险不断,几次出生入死,因为当时正值同治年间,大半个中国都处在清军与太平军鏖战之时,但他度过了一道道险关。从东部的贸易大都会上海到西部的青藏高原,从蒙古大草原到南部诸省。他踏访港口、码头、商家、村镇、作坊,与中国各地的商人、工匠、贩夫交谈,“他脖子上总用绳子挂着一支长长的铅笔。”不停地问着、看着、写着、画着、思考着。他将所见所闻所思的事,都一一记录在册。

在他的研究范围内,最为关注的是人文领域。而最吸引他眼球的是丝绸。养蚕、种桑、缫丝、织绸、刺绣以及与此有关的古老神话传说、祭祀“蚕宝宝”的民俗活动等。这种遍及大江南北的养蚕制丝生产活动,民风民俗以及各大码头上堆积如山的丝绸织品,震撼了这位年轻人的心灵,甚至使他入迷。

回国以后,李希霍芬潜心研究从中国带回的数十卷笔记。最终编成五卷著作《中国》。这本有关中国地理人文的巨著,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使他一举成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在《中国》一书中,他给中国丝绸以很高的评价,称其为“东方绚丽的彩霞”。并且,他第一次提出了一个永载史册的、世界性的命题:“从公元前127年开始的,中国与中亚两河流域,经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线”,被他命名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命名,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1910年,德国著名的东方学家艾伯特·赫尔曼主张把这一名称的涵义延伸到叙利亚;日本学者长泽和俊在其所著中提出:“丝绸之路是人类自古使用的远距贸易路的总称。”他的这个学术见解很有道理,因为在汉代大规模外贸兴起之时,中国与北方匈奴,东亚的朝鲜、日本,东南亚的印度、斯里兰卡等国;西方向的中亚、中东远至北非的埃及、欧洲的罗马帝国等地区和国家,就有了以丝绸为主的规模贸易活动。因此,丝绸之路所覆盖的面积、国家、人口是任何一条国际贸易通道无法相比的,其主打商品是丝绸,还有瓷器、茶叶、麝香、纸张、金银器、各种药材、南北特产,品类繁杂、数量庞大,难以细说;而丝绸之路是双向流通货物,产之印度、西域、中亚、北非远至欧洲的各类货物也都源源而来。这一来一往,东方与西方的物资文化交流延续了数千年,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丝绸之路功莫大焉!

作为地理学家的李希霍芬慧眼独具,看准了这条国际贸易通道的核心所在,加以冠名,名留史册。这次命名成为东西文化交融的一枚生命力最强的硕果。

古埃及最早在何时就已经用上了中国丝绸?

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根据考古发掘出土丝绸情况,绘制了一张陆上丝绸之路简图,图中标出从长安开始,穿过河西走廊,新疆的塔里木盆地,跨越帕米尔高原,经过中亚各国,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直达地中海东岸的港口,全长7000公里,这是汉代的陆上丝路。

其后,在此线的周边不断发现南北朝至唐中期的丝绸物,丰富和拓宽了这条丝绸主干道的内涵。1982年起,考古学者在青海柴达木都兰县陆续发现二千余座的古墓群,出土大批南北朝至唐代中期的丝绸。

这幅图上标出的发现古代丝绸的地方西至地中海东岸的港口。所发现的丝绸多为东汉至唐代之物。实际情况是丝绸在西周之初就可能到达了埃及。《新华文摘》1993年6期《世界文化之窗》刊出一则题为“3000年前埃及已用中国丝绸”的消息:“奥地利科学家发现,埃及人从中国引进并使用丝绸的时间比原来估计的早得多。奥地利科学家最近在研究一具埃及木乃伊时发现其头发中有异物。经用电子显微镜分析,异物是丝绸的纤维。这具木乃伊是3000年前埃及第二十一王朝时期的一名30至50岁的妇女,由此可以断定当时埃及人已使用丝织品。科学家们指出,当时除中国外世界上无其他丝绸生产国,因此可以认为这是中国的产品。”

3000年前的埃及文明昌盛,其贵妇们已用上了来自中国的丝绸。那么,这些丝绸是来之陆上丝绸路,还是海上丝绸路?已无法考证。也许陆上、海上两丝绸之路同样古老。

当中国的丝绸传到欧洲的心脏希腊、罗马和埃及时,很快就受到国王、法老为代表的上层社会的青睐,进而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热捧。由此,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丝国)。罗马地理学家斯脱拉波引用希腊史学家亚波罗多刺斯的记载,说公元前三世纪地处中东的大夏国王拓土至“赛里斯(中国)”。说明东周时期即有丝绸商贩往来这道上;有商业就有市场,据罗马史书记载,公元后几世纪,罗马城内多斯克斯区,就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市场,而且品类繁多。生活在近2000年前的罗马博物学家普休尼,在其著作中写到,赛里斯(中国)将丝织成绢锦等贩运罗马。简言之,罗马人、埃及人都十分喜爱中国的丝织品,最初为权贵们的专用品,其后才成为平民百姓也可用的物品。

中国的养蚕缫丝技术是何时传到国外的?

罗马人有一个传说,罗马皇帝垂询诸臣下,丝绸这么珍贵而又美丽,它是如何产生的?无人以对。最后有一个祭司说,中国丝是树上长出来的。虽然这位祭司博古通今,皇帝还是觉得心里不踏实。于是便派出两位智足多谋的修道士到中国。这两人很快就弄清楚了丝是怎样产生的,关键是要有蚕种。两人便将蚕种藏在空心手杖中,带回罗马都城复命,从此,罗马人开始也养蚕制丝了。

大唐高僧玄奘西天取经时,行到瞿萨旦那国(今和阗)时,听到此地的老人说,很早以前,中国的一位公主嫁与和阗国王,迎亲的国王向公主私下求情,请她发慈悲心,务必将东国的蚕种藏在她的帽子中,赐福于敝国之民。公主答应了夫婿的请求,果然,出国境时,“海关”人员不便搜查公主的帽子,就这样蚕种就落户到和阗,当地的养蚕制丝业由此兴旺发达,名震西域,并传到他国,此事记在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

据史书记载,养蚕缫丝的技术数千年来都是中国的专利。直到公元前夕时才首传至朝鲜,公元三世纪传入日本,其后传入印度、欧洲。如今世界上生产蚕丝的国家已有近40个,首屈一指的是中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多。

是中国人把养蚕缫丝的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带动了市场的活跃发达,千年不衰。有的国家在引进养蚕缫丝技术后,融入了本民族的文化元素,发展出了富有民族地方色彩的丝绸制品。如波斯织锦,在唐代名闻四域,其织法、设色、图案无不来之中国又不同于中国的丝制品,成为那个时代波斯国的大宗商品。

汉朝的张骞又是如何将民间交往的小路,拓宽成国际通道的?

公元前139年,是汉武帝刘彻即位的第二年,汉武帝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即派出一个外交使团,出使西域月氏国。使团的团长叫张骞,是陕西汉中人,时任宫廷侍卫官。张骞当时多大年龄?相貌如何?有何特长?史书没有记载,不过推想其一定是位能文能武,敢于担当,身体健壮的中青年人。由于常随侍在皇帝左右,甚得信任。所以当他得知皇帝正在物色一位去万里外执行外交使命的人时,便挺身而出,向皇帝请命,得到了汉武帝的同意。

汉武帝为何要派使团去西域?还得从头说起。大汉帝国建立之初,就受到了强大的北方邻居匈奴的不断攻掠,东起辽东,西至陇西数千里边界地区,数十年中,战火不断,大批财物牲口被掠夺,官吏百姓遭杀戮。汉朝的第一任皇帝刘邦是一位从刀枪林中夺下江山的人。坐上皇位不久,他就决定御驾亲征。公元前200年10月,刘邦统军32万北进,他求胜心切而狂放,不知匈奴早以张网以待。刘邦在视察白登前线时(今山西大同市),被匈奴单于的40万大军包了饺子。整整七天七夜无法突围,势如累卵。

此时,陈平献上一计,派出密使,携大量礼品,连夜潜入单于老营,晋见匈奴王后,说了不少求情服软的话。终使王后出面请求单于停战,并说,刘邦有神护佑,攻之不吉。老单于耳朵软,再加上有其他考虑,便撤了白登之围。刘邦君臣惶惶然逃了回来。从此,汉对匈奴采取和亲,纳币等笼络政策,以此换取和平。但匈奴贪得无厌,仍不断攻打边境,得寸进尺。公元前166年,匈奴大军攻至国都长安近畿,举国震动,其后匈奴主动撤出。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登上皇位。这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帝王,雄才大略,目光高远。根据多年汉匈相斗的经历,他深知匈奴不灭,则国无宁日,强国无期。所以继位之初,就不断与大臣反复讨论应对匈奴的方针策略,并加紧战备工作,最终确立了打败匈奴为重要国策之一。

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位从匈奴汗国归降的人向汉武帝建言:“那故土在敦煌的月氏国(今甘肃敦煌市),原是一个强大的国家,70多年前被匈奴打败。那匈奴单于杀了月氏国王,还用他的人头做成了酒壶。月氏人大部逃到了西边很远的地方又建立了月氏国。他们与匈奴有不共戴天之仇。如果能跟月氏国结盟,可以东西夹击匈奴,取得胜利。”

汉武帝是一位很有战略眼光的人,他认为这个主意不错,因此,就有了派张骞出使西域的妙算。但这只是之一,还有一个重要的深层原因。

武帝之前,汉朝经历了文帝、景帝之治,采取了“与民休息”、“轻徭减赋”等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国力大增。《史记·平淮书》记:“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百万钜,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积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这是一幅民富物盛的场景;商业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各路商贾走南闯北,开拓市场,积累财富;各种手工业蓬勃兴起,与农牧业、商业的发展相辅相成。其中又以养蚕制丝业一枝独秀,在中国制丝业史上达到了新的高峰。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记:“襄阳俗织锦,纯妇无不巧。”

汉武帝时,物质极大丰富,汉朝就有了拓宽国内外市场的强烈需求,这就成了汉武帝派出使团联络西域各国的又一动因。而以汉锦为代表的丝制品,已成为高档奢侈品,是皇室、贵胄们的身份象征;五彩缤纷、品类繁多的丝绸也成为外交必备的礼品,成为皇帝外交的金名片。

为了联络月氏国包围匈奴,也是为了开拓市场,汉武帝刘彻决定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9年,张骞率100多人的使团从长安出发,进入河西走廊,不久,便被匈奴骑兵俘获。匈奴单于对他还算客气,不但没有杀他,而且给他娶了一位匈奴女子为妻。为了防他逃跑,便送他到匈奴西部边远地区,一晃就是十余年,他无时不在思念家乡故土,更不忘他负皇命在身。他心中一直盘算着如何逃离匈奴。但匈奴看守很严,而且大漠广阔无垠,难以逾越。

之后,张骞的妻子生了个孩子,匈奴便以为张骞已无东归之心,放松了看守。张骞便与他的胡人随从甘父寻机会逃出匈奴。根据他在匈奴的十多年所见所闻,他选择了向西而不是向东走。经过数十日的艰难奔跑,昼伏夜行,射猎为食,终于到达西部大国大宛国(今中亚赛尔干纳盆地)。

大宛国王早就对东方大国西汉仰慕之甚,想建立友谊而无门。今见大汉使者突然降临,惊喜交集。盛情款待,交谈多日。表示要全力支持张骞完成使命。国王派出向导和翻译,陪同张骞先到康居国首都卑阗城(今咸海以东)。康居国王也善待汉家使者,并派向导送至月氏国。

这时的月氏国国王,是当年被匈奴用其首级做了酒器的那位故王的孙子。他占据着今中亚阿姆河中上游及阿富汗东北部的大片土地。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周边没有强敌,月氏国王过着安享富贵的生活,祖父之头被做了酒器之事,早已忘却,所以他对与汉结盟夹攻匈奴之事不感兴趣。

张骞在月氏住了一年多,游说工作没什么进展,只好告辞。国王礼送张骞出境。张骞经过大夏国(今阿富汗),沿昆仑南山行,准备经青海返长安。谁知途中又被匈奴捕获。再被送到他娶妻生子的老地方,即匈奴西,又被拘禁了一年多。不久,匈奴发生内乱,张骞与始终忠实于他的匈奴妻子、随从甘父逃回长安。

张骞向汉武帝汇报了这次出使情况,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刘彻封他为太中大夫,封甘父为奉使君。至于张骞此行所遭遇的千难万苦史书记载甚简。但张骞的这次出使可用“九死一生”作结束语。因这次历时13载的远征,去时使团共约140余人,回来时只有2人,大部分人埋骨黄沙,做了孤魂野鬼,永无回归故土之期。他们用热血和生命做了这条人类文明古道的第一批奠基石,其悲壮之情,令后人敬仰。

张骞的这次出使,让汉王朝对西域诸国有了直接认知,大大拓宽了汉武帝及上层人士的政治视野,坚定了西向发展的决心。而张骞在西域的13年,不断地向西域各方传递着中华文明,为其后的汉朝与西域诸国的深入交往打下了人文基础。张骞在大夏国见到产之四川邛都的竹手杖及蜀布(有学者考证实为蜀锦,或锦与麻织物的统称),并得知这些物品是大夏人从身毒国(印度)买来的。由此,张骞向刘彻提出,开辟从四川到西域交通的可能。有意思的是,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历代帝王关心河源的出处,但始终停留在传说阶段。经张骞在西域的考察,便向刘彻提出了比较接近实际的河源新说:“于阗国之东,河川都向东流,注入盐泽(今罗布泊)。盐泽附近河川埋藏在地下,成为暗流,再往南行,就是黄河源头。”

张骞返回汉朝后,汉朝与匈奴的战争又升了级。由于他熟习匈奴地区的各种情况,汉武帝命他为校尉,随大将军卫青征讨匈奴,负责向导、寻找水源营地,并用他熟习匈奴语言风俗的特长,对匈奴开展心理外交战,成果显著。

汉朝与匈奴多年对峙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天才军事家卫青、霍去病所统率的汉军多次重创匈奴,加之匈奴内讧,势力大减,退出河西走廊,继而又退入大漠以北。这种形势极有利于汉武帝西进的国策。他召见张骞,征询意见。最终做出派遣更大的使团,由张骞任团长,官封中郎将,即禁卫军高级将领,持节西行。这次的使团有300余人,持节副使若干人,携国书及大批丝绸、金银、财货、马匹、骆驼,浩浩荡荡向西进发。这一年是公元前119年。

这次出使的既定目标有二,一是与匈奴的另一个世仇乌孙王国建立联盟,断其匈奴右臂;二是与西域各国建立广泛的关系,开展人文经货交流。汉朝的使团顺利到达乌孙后,张骞立即开展外交活动。他对乌孙国王说:“贵国受匈奴欺凌有些年头了。今大汉已打败匈奴,单于及汗廷都跑到大漠的北面了。贵国趁这个机会与大汉结盟,共同对付匈奴,匈奴必会彻底完蛋。其时,您将会收回被匈奴占去的大片土地,而且您就会娶到大汉皇帝的公主为妻,安享福贵。”但乌孙国王年事已高,国内多事,顾虑重重。他认为大汉远在天边,匈奴却近在咫尺。乌孙的统兵将军们也不愿主动进攻匈奴。这事儿一时半会儿定不下来。张骞便当机立断。他派出副使赴大宛国、于阗国、康居国、月氏国、大夏国(今阿富汗北部)、安息国(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国及邻近各小国。

公元前115年,经张骞的耐心工作,乌孙国王腊骄靡终于做出决定,要和东方的大国建立正式关系,他派出一个数十人的使团,随带数十匹乌孙良马及大批礼物,随张骞到达长安,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过了几年,张骞派到身毒、安息等国的副使也都回到长安向汉武帝报告出使结果,其中多数副使带来了到访国派出的朝汉使团,至此,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任务圆满结束。

张骞之行,使东西方交往的民间小路变成了中国与世界沟通的国际通道,汉朝与56个国家建立了直接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碰撞,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达和昌明。

张骞走出来的路,不久就延伸到西方文明的中枢罗马、希腊,这就是后世人所称的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由谁最先开辟的?

海上丝绸之路从神话和传说中一路而来,到秦汉时已有了正史的记载。《史记》等古籍记载,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仙药,派遣徐福率童男童女及“百工”数千,东渡求仙药至日本。东渡的“百工”中有种桑养蚕抽丝工匠;随去的货物中少不了有大批丝绸及其他中华的物产。至今,日本的歌山县和佐贺县,仍保留着纪念“徐福登陆”的标柱和祭祀徐福墓地的习俗。徐福被日本人尊为蚕桑之神祭祀,千年不绝。所以徐福是东海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之一。东海丝绸之路把中、朝、日三个邻邦连接在一起,久盛不衰。

我国有着18000公里的海岸线。东南沿海有着很多优良的不冻港,地处太平洋、印度洋交接带,造船业、航海技术自古代就较为发达,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在东南沿海蓬勃兴起。据《汉书·地理志》载,汉武帝在平定南越国之后,就派宦官组织一支远洋船队,由宫中负责外语翻译的官员带队,开始了属国家行为的第一次远航出使活动。出使船队从广东出海,航行近两年时间,到达了印度洋海域的印度半岛和斯里兰卡等地,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东段从广东至印度半岛的航线。

这次远航携带了大批丝绸、黄金和各类中国特产。这是中国丝绸大宗商品传入印度洋沿岸各国的最早记录。

通过海上丝路,古代中外贸易曾达到怎样的繁荣?

汉代以来,中国海上丝路更加兴旺发达。中国的影响力在世界各国中与日俱增。贸易越来越大,货物的品类不断增加。《后汉书》记,进口物资除犀角、象牙、翡翠珠玑之外,还有大量热带水果、树布,甚至还有乐人、魔术师;珍禽异兽如狮子、长颈鹿,等等。

到三国时,孙吴十分重视造船航运。史载孙权拥有各类船舶5000余艘,载重量很大,航海技术高超,船队可在大洋上密集行驶,如云来云去。孙权还派朱应、康泰出使东南亚数十个国家,发展双向贸易,以增国力;东吴的海外航运名震两洋,惊动了远在天边的罗马皇帝,他派一个商人到东吴以探究竟。这位商人从红海、阿拉伯海到印度,再辗轉南下泛海东行,经南海到岭南,当地官员护送他到东吴的都城南京与孙权见面。从此,中国航海者们的眼界延伸到更远的欧洲。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更加畅通。

公元607年,隋炀帝派常骏出使赤土国(今马来西亚吉达),赠给国王的丝绸就达5000匹,受到国王的隆重礼待。国王派王子随常骏一起来中国做友好访问,这是一次以丝为媒的友好交往。据史书记载,在炀帝一朝,因各国朝贡的东西太多了,便在隋都洛阳举办过一次大型的万国“交易会”。

至唐宋时期,以丝绸为主的外贸有了更大的发展,丝绸、瓷器为主的对外贸易,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和税收的重要来源。唐朝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中外商人“任其往来通流,自为交易”,使东海丝路更加繁荣昌盛,四通八达。各国商人集聚广州、泉州、扬州、交州等地,人数众多。如唐代宗时,每年来广州的外国商船达4000艘以上;阿拉伯商人苏莱曼在其所著《东游记》中记载,当时广州城内有外国商人12万多。

为了管理好众多的外国人,唐朝在各大口岸城市设置了市舶司,专管外贸及外商。制定了一整套管理外商的行政法规,兼顾各方,有序贸易;另外还在外商聚居地设蕃坊,由外商推举外商中有才干能服众的人为蕃长,再由政府正式任命。其职责是“管勾蕃坊公事,专切招邀蕃商”,包括商业事务、宗教礼仪、调解蕃人纠纷。即在政府的监管下,自我管理。

司和坊的设置极大地推动了唐代外贸的发展,成为大唐盛世的重要组成部分。司坊制度一直延续到明代,其间故事很多,现只举一例:阿曼苏丹国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南端,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古代阿曼人精于航海,善于经商,早在汉代就有商人到中国。11世纪中期,在广州经商的阿曼商团首领谢赫·阿卜杜拉(蕃长),以“辛押陁罗”的译名为人所熟知,享誉蕃坊内外,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兄弟,都留下了有关这位阿曼富商的文字。苏辙在《龙川略志》中写道:“番商辛押陁罗者,居广州数十年矣,家资数百万缗。”他被宋神宗封为“归德将军”,敕文是由大学士苏东坡草拟的。

公元1072年,辛押陁罗泛海归国,宋神宗“特赐白马一匹、鞍辔一副”,丝绸百匹,以表彰他作为“大食铁巡国进奉使”的成功活动。辛押陁罗走前想为广州城的建设捐点银子,但被朝廷谢绝了。从上面几件事,就可以看出当年这位寄籍广州坊的阿曼富商,有怎样的声望、地位和财力了。

辛押陁罗从阿曼运来广州的商品,门类十分丰富。仅以1072年的“入贡”为例,舶来品真的琳琅满目:珍珠、龙脑、乳香、珊瑚、笔格、琉璃水晶器、龙涎香、猛火油等等。所谓“猛火油”,就是当今举世皆知的海湾石油,它被阿曼人输入中国,已经有近一千年之久了。

阿曼和中国的文化交流千载相续。在中世纪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里面,有一篇记述航海家辛伯达从阿拉伯远航中国冒险的传说,发生在公元786—公元809年间,相当于唐德宗至唐宪宗时代。为了验证辛伯达航海传说的可能性和真实性,唤起人们对阿拉伯世界与中国之间悠久友谊的回顾,阿曼苏丹国于20多年前发起了一次令人瞩目的仿古航行。

1980年11月23日,一艘名为“苏哈尔”号的阿曼仿古木船,从阿曼首都马期喀特出发。这艘古木船全长80英尺,双桅三帆,用长达400英里的椰棕绳缝合而成。船上没有机动推进器,全凭季侯风鼓帆行驶,借助罗盘针、牵星术等中世纪方法来导航和判断方位。船员吃的食物,也是仿古的“烧面饼”(阿拉伯大饼)、“千年枣”(椰枣)。“苏哈尔”号驶过了中世纪阿拉伯地理著作所说的“七海”,即经过阿拉伯海、印度、斯里兰卡、印度洋、苏门答腊、马六甲海峡和南中国海,于1981年7月11日安全到达广州黄埔港。历时220多天,全程6000海里,几乎绕世界走了1/4圈。

“苏哈尔”号在广州受到隆重、热情的接待,“大食蕃客”的后代与现代岭南人结下新的友谊。

元明两代海上丝绸发展到极盛时期。商品种类成倍增加,由宋代的几十种增加到220余种,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贸易范围拓展到亚、非、欧、美各大洲。元代航海家汪大渊在其所著《岛夷地略》中记载,他从1328—1339年两次远航,历时8年。足迹走遍东南亚的99个国家,220个地方,所到之处的地貌、气候、洋流、风土、人情都有详细记述。书中还特别提到了多数国家均与中国有丝绸贸易。汪大渊是与马可波罗齐名的世界大旅行家。他的《岛夷地略》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是各国学者研究古代海上丝路及沿线古国的第一手材料。这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元代海上丝路的盛况。

到明清之际,海上丝路又有了新的拓展,这主要是世界航海强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加入了海上丝路的队伍。他们凭借先进的远洋航行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开辟了“中国—澳门—果珂—欧洲”航线;“中国—澳门—马来西亚—拉丁美洲”航线;“中国—澳门—日本”航线。

“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人文价值核心;而发生在明代洪武年间的郑和七下西洋,则是海上丝路的全方位展示,也是最为辉煌的中华文明“灯塔”之一。


相关推荐
期待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在哥伦比亚的门户:专访纳里尼奥省候任省长路易斯

将在明年元旦出任纳里尼奥省省长的路易斯·阿方索·埃斯科巴尔(Luis Alfonso Escobar)近日在接受专访时说,纳里尼奥省通过太平洋与中国相邻,密切与中国的关系意义重大;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在哥伦比亚的出入口,将推动纳里尼奥省获得长足的发展。

首届“丝路文化故事”创意设计大赛在西安颁奖

15日,首届“丝路文化故事”创意设计大赛颁奖仪式暨获奖作品成果展开幕式在陕西西安美术馆举办,中外嘉宾和获奖代表齐叙丝路文化故事,共谋文化交流合作。

丝茶瓷·浙江文化和旅游主题展亮相巴黎

“万年凝华 熠熠重光”丝茶瓷·浙江文化和旅游主题展8日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借助实物展览和各种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众多法国民众到场观看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