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湖北将开展五大创新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1-10 15:59:51

新华丝路网武汉1月10日电(记者郑璐)记者从2020年湖北商务(招商)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湖北将在促消费、稳外资、稳外贸、“走出去”、口岸开放等五大领域开拓创新,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具体内容如下:

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深挖消费潜力,支持武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进消费市场下沉,激活农村消费,支持有条件的市州发展夜间经济,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集聚区,做好家政、养老等服务业提质扩容工作,开展“荆楚优品”及楚菜品牌创建工程,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流通创新,推动出台湖北省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二十条措施,做好城乡高效配送、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大力发展社区商业,推进便利店+餐饮、便利店O2O、无人便利店等新业态落地;助推电商发展,支持本土龙头电商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传统商贸流通企业“触电上网”,实现数字化转型。

培育外贸增长新动能

紧盯重点市场,着力开拓30个重点市场,实施2020年“百展行动”计划,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培强做大外贸主体,推动龙头企业提升出口质量、生产型企业和本省产品扩大出口,支持县域外贸“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加大新业态赶超力度,发展汉口北外贸新业态融合发展试验区,优化“楚贸通”功能,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高水平建设武汉、黄石跨境电商综试区;主动扩大进口,加大优质消费品、大宗商品、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培育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推动建设国际商品展示中心和进口商品集散中心;创新服务贸易,支持襄阳整合文化产业资源,申报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支持光谷产业园创建国家数字出口基地。

实现利用外资新突破

建好招商平台,推动国际合作产业园区建设,加大对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中德荆州生态示范城、孝感日商产业园、湖北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等园区支持力度,谋划建设中德、中美、中日、中印产业园区;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吸引外资力度,严格执行《外商投资法》及其配套法规,建立健全外商投诉机制,开展“外资企业服务年”活动,做好企业跟踪服务。

拓展对外合作新空间

创新对外合作方式,推动援外与工程、外经与外贸、园区与投资、央企与地方企业、企业与金融机构融合发展,争取国家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对外援助重点项目,引导湖北企业与境外企业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拓展海外经贸网络,力争将中比科技园、中俄托木斯克木材工贸合作区打造成与沿线国家合作新典范;积极参与国家多双边区域合作,深化与重点国家(地区)的经贸合作,精心筹备境外经贸活动,积极承办双边或多边国际性会议。

畅通开放发展新通道

有序推进口岸开放,推动武汉港、宜昌三峡机场、恩施机场、鄂州机场等口岸重点项目落地,支持武汉航空口岸加大航线开辟力度,打造中部国际航空门户枢纽,支持武汉港、黄石港开通直航航线,推动中国湖北-日本关西江海联运项目常态化运营;积极培育口岸经济,持续推动宜昌、襄阳、黄石综保区申报工作,指导鄂州市做好综保区可行性研究;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口岸提效降费,加快电子口岸数据资源互联共享。

相关推荐
武汉出台21项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

武汉市近日印发《2025年武汉市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围绕提升通关效率、深化监管改革等6大领域推出21项具体举措。

中亚班列(武汉)实现常态化开行

4月12日,X9011次列车装载钢材、空调等物资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吴家山站始发,预计10天后到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这是中亚班列(武汉)常态化开行的首趟班列。

两会精神看落实·经济热点问答|多重挑战下,外贸企业如何突围?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国外贸企业持续加大创新力度、加快转型升级,在提高产品质量、加大科技含量、做优做强品牌以及满足环保需求等方面下更大功夫,以不断提升的含“新”量、含“绿”量、含“数”量打造竞争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