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前景保持乐观”——访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20-02-06 16:10:31

新华丝路网纽约2月6日电(记者潘丽君)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4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会在短期内影响中国经济,但中国终将战胜疫情,“我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前景保持乐观”。

罗奇认为,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疫情结束后,中国经济会强势反弹。他说,2003年“非典”疫情具有一定参考性,当时中国经济增速经历短期放缓后迅速反弹。

罗奇指出,中国人民银行近日持续向市场提供流动性,显示出中国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应对疫情和经济趋缓压力。

罗奇强调,他对中国经济的韧性抱有信心。他还表示,即便面临疫情的干扰,中国仍应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包括转换增长动能、提高服务业占比等。

国际权威机构近日也相继发声,表达对中国经济克服短期挑战、长期向好的信心。世界银行发表声明,相信中国有防控疫情、保持经济韧性的政策空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支持中国防控疫情措施,中国经济继续展现出“极强的韧性”,IMF对此“充满信心”。

相关推荐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外资眼中“确定性的绿洲”——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十

商务部数据显示,3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与此同时,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外资机构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前景?如何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新华社记者近日深入多地,调研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发展现状。

新华时评丨从两大展会火爆看中国经济的动力活力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扰乱全球经贸秩序之际,中国举办的消博会和广交会参展品牌和企业数量却创历史新高。

新华时评|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我们有信心

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于中国而言,有利于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经济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于世界而言,有利于把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合作的方式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