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蚌埠:架起疫情期间农产品产销对接绿色桥梁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李芸 2020-02-19 16:59:03

春雪过后正是施肥喷药的好时机,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头铺镇安淮村贫困户蒋对主家和返乡人员樊续池家的小麦地里,联系包保户的村民代表和党员志愿者正在给小麦施肥喷药。

目前由于疫情原因,购买农资都由村里全部包保,返乡人员和贫困户不会因为隔离和生活困难等原因贻误有利的春耕时节。“尽最大努力将疫情对群众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进一步确保防疫期间春耕生产正常开展。”村书记说。

蚌埠市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努力抓好春耕生产,强化宣传力度,引导有销售需求的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到所在村(社区)进行登记,协助尽快将优质的农产品销售到各地市场。协调打通运销渠道,建立农产品绿色通道,确保收购商在疫情期间正常收购。

利用信息化手段,把本地农产品作为疫情防控期间“菜篮子、米袋子”有效供给的重要来源,协调组织开展产销精准对接。公布第一批冰鲜家禽、蛋类、乳品等58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专业大户)农产品产地直供直销信息。

同时,加强质量监管。精炼工作流程,简化审批程序,重点在产地环境洁净、农资购买、生产过程管控、产品贮运安全、内部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科学规范,加强全链条指导。现已开展定量检测23批次,快速检测1000余条。(和鹏飞  陈安伟  李向前)

相关推荐
镜头微观察|西部陆海新通道助力沿线特色农产品共享市场红利

近年来,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发力,重庆的柠檬和柑橘、广西的沃柑等优势特色农产品“跑进”国际市场;泰国的香水椰、榴莲,越南的火龙果、芒果等东南亚特色产品得以更快捷进入中国市场。

甘肃酒泉将戈壁果蔬端上“国际餐桌”

从新鲜蔬菜的“过冬难题”,到多种特色农产品实现“首次出口”,过去依靠“老三样”(土豆、白菜、白萝卜)过冬的甘肃酒泉人,近年将大批当地果蔬端上“国际餐桌”。

甘肃80余种农产品实现“首次出口” 文创产品“破圈远航”

兰州海关2月13日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披露,去年甘肃有包括敦煌杏皮茶、天水鲜葡萄、庆阳鲜苹果、金昌马铃薯、秦安花椒、天水大樱桃、武威葡萄酒等80余种特色农食产品实现“首次出口”,以敦煌文化符号为代表的甘肃文创产品,亦实现出口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