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宿州市埇桥区:文艺工作者凝聚力量共战“疫”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杨慧瑾 2020-02-29 11:42:21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创作抗疫作品,通过一篇篇散文、一首首诗、一幅幅画、一张张照片,用艺术的力量温暖人心、凝聚力量,为疫情防控鼓劲,为武汉加油,共克时艰。

文字凝力 文学传情

面对疫情,该区作家们积极行动起来,用文字凝聚力量,用文学传递真情。张璘、八零、丁建设等创作的诗歌在宿州市作家协会微信公众号上刊出,张肖灵、侯四明、汪云海、黄伟等创作的散文在宿州市散文家协会会刊《东方文学》上刊出,有的被省作协选用并刊出。《此刻,我站在祖国版图前》《逆流而上》《见证》《我们一定赢》《白衣战士》等诗歌和文章,或表达对前往湖北支援抗疫的白衣战士的讴歌,或表达对祖国遭受疫情苦难的忧虑之情,或表达对抗疫早日取得胜利的渴望。

同舟共济 同心战疫

埇桥区充分发挥中国书法之乡的优势,组织全区老、中、青、少书法家进行专题创作,为当下这场疫情防疫阻击战贡献一份力量。 90岁高龄的老书法家万立勋挥毫写下了“武汉加油”四个大字,87 岁高龄的书法家郭大华写下了“天使逆行防恶病,无烟战役誉英豪”的诗句。朱绍俭、周军、李杰、郭峰、秦建等中青年书法家挥毫泼墨,为战“疫”助力。更有15岁的小书家朱可欣和10岁的小书家黄熙媛用他们的小手写下了“抗击疫情,中国必胜”和“武汉加油”的句子,为战“疫”助力。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这场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埇桥区的美术家们也在密切关注防控疫情阻击战的进展,心系武汉、心系疫区,用手中的画笔,绘制了一幅幅新时代的英雄画卷,讴歌战斗在抗疫前线的最美中国人,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漫画家李坤用漫画的形式绘制了《山神》《宝塔镇河妖》等作品,画家蔡胡、张善清等用写实的手法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致敬,画家张卫东则用一幅《胜利》表达了对医护人员的感谢之情和对胜利的渴望之情。宿州一小的学生们用稚嫩的儿童画表达了对白衣战士的敬意,闵子书画院和符离书画协会等文艺团体的艺术家们纷纷行动起来,歌颂了中国人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力量。

文艺“轻骑” 勇当先锋

在这场特殊的战“疫” 中,埇桥区的曲艺家们积极响应号召,充分发挥了中国曲艺之乡的优势和“文艺轻骑兵”的宣传作用,积极作为,主动担当,聚焦疫情防控这一主题,用简便、灵活的快板、皖北大鼓、皖北琴书等不同的表演形式,推出《防疫知识来宣传》《为白衣天使点赞》《小小疫情宣传员》《老汉捐款》《我是党员,我先上》《防控疫再宣传》等30多篇作品,形式短小,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在广播和网络上播放,科学普及防疫知识,宣传防疫法律政策,引导社会各界正确有效防疫。

在防疫期间,更有以刘德峰、解雪松、张良明、郑礼等为代表的文艺工作者不顾自身安全,深入防疫一线,下社区进乡村,走村入户,摸排人员情况,宣传防疫知识。书法家李胜春捐献2幅作品义卖1700元,并组织抱晋斋书法班学员捐款,用于防疫抗灾。文联工作人员和各协会艺术家们还纷纷捐款,所捐款项用于慰问战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的医务人员、基层干部群众、公安民警和社区工作者等,资助因患新冠肺炎而遇到生活困难的群众和因患新冠肺炎去世的群众家属,慰问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牺牲的干部群众家属等。(盛怀峰)

相关推荐
安徽宿州埇桥区:从“皖北车间”到“世界农田” 埇桥“灌溉卫士”力拓国际市场

宿州市埇桥区政府常态化走访外贸企业,鼓励老企业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指导新增实绩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政策举措。

安徽宿州埇桥区曹村镇:文艺汇演倡新风 移风易俗润民心

近日,一场移风易俗主题文艺演出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小山口村文化广场精彩上演。

安徽宿州埇桥区:雕琢非遗之美 传递劳动精神

李正奎以泥为媒,以刀为笔,在方寸之间精雕细琢,勾勒出乡土中国的质朴温度与厚重深度,为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