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繁昌:两重点考古发掘项目获国家批准启动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杨慧瑾 2020-03-03 16:02:48

近日,安徽省7个2020年度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获国家文物局批准,总发掘面积6160平方米。安徽省繁昌县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字洞遗址、繁昌窑遗址位列其中。

繁昌人字洞遗址是距今200—260万年已发现亚洲地区最古老的人类活动遗址之一,自1998年5月发现以来,先后经过7次正式发掘,发掘深度8.5米。此次发掘工作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持,目前繁昌县已与该所签订合作协议,时隔21年重启人字洞遗址发掘和综合研究项目,并将在繁昌成立“中科院古脊椎所工作站”,系统开展考古发掘、修复及科研工作。截止目前,人字洞史前文化遗址公园项目已征地157亩,拆迁12户。

繁昌窑遗址位于繁昌县城南郊,创烧于五代,兴盛于北宋早、中期,最早采用“二元配方”制瓷方法,比景德镇还要早300余年,是中国青白瓷的发源地之一。200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正式发掘,其龙窑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龙窑。此次获批发掘面积800平方米,发掘工作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繁昌窑考古遗址公园在去年10月1日对外试开放基础上,并将加快入口建设,早日对公众正式开放。截止目前,繁昌窑考古遗址公园核心区已征土地650亩,拆迁57户。

此次两项考古发掘项目的获批,对推动人字洞、繁昌窑遗址保护利用项目建设和古人类、古窑址相关领域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高磊  邢登礼)

相关推荐
通讯丨中乌联合考古队在蒙扎铁佩遗址回望古丝绸之路

帕米尔高原西侧的费尔干纳盆地地处古丝绸之路要道,曾是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大宛国就位于这里。今年,中乌联合考古队在位于该盆地的蒙扎铁佩遗址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中埃联合开展文物数字化调查与研究项目

中国-埃及文物数字化调查与研究项目近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以南的塞加拉考古基地正式启动。

中乌联合考古揭开古丝绸之路千年遗存神秘面纱

经过两个多月的考古发掘工作,在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南部苏尔汉河州乌尊区契纳尔村,一处贵霜帝国时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契纳尔特佩遗址真容初现,将填补该时期这一区域历史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