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天津“云上就业”推动“点对点”精准扶贫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03-05 17:30:39

新华社天津3月5日电(记者宋瑞)线上申请岗位、填写就业意向和个人信息、电话面试、获得原籍地居家隔离14天证明和健康证明……48小时内,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石佛镇腰庄村村民裴建成,通过“云上就业”的方式,成为中建钢构天津有限公司的一名电焊工。

2日中午,裴建成与其他28名来自麦积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14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来到天津。从出家门、上车门到进厂门,他们通过就业直通车“点对点”进入企业,最大限度降低了途中感染风险。

下车后,39岁的裴建成收到了包含洗漱用品、拖鞋、保温杯、被褥床套等生活用品的“大礼包”。“从甘肃到天津路途遥远,政府和企业不仅解决了我们的交通问题,还准备了日常生活用品,解决了我们就业难问题。”

经过测温、消毒,核对了健康证明和复工复产“健康码”之后,新职工们很快拎包入住了企业事先准备好的一栋蓝领公寓。

“以前我在村里做零工,收入不稳定,没想到疫情期间还能通过网上招聘的形式找到工作。”裴建成说,入职第一天,他就接受了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收获满满。

中建钢构天津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吴洪涛说,线上招聘既强化落实了精准扶贫,又解决了公司复工复产用工量大的问题,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通过“点对点”包车接送形式,减少了职工途中感染的风险,为公司进一步做好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奠定了基础。

疫情期间,天津市西青区人社局了解到一些生产医疗物资、生活必需品的企业在复工后出现用工缺口,便及时在线上发布用工信息,很快得到对口帮扶的甘肃麦积区、河北省平泉市等地人社部门的积极回应。

西青区人社局副局长张秀芸说:“当时线上报名有100多人,我们把这些人推荐给企业。通过网络面试、双向选择,确定了80多人分批次来津。”

3日下午,第二批的10名务工人员从河北平泉市乘坐“就业直通车”,抵达位于张家窝镇的天津市依依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坐直通车来到天津很安心,我打算在公司长期干下去,还想把这种线上就业的形式介绍给同乡。”来自河北平泉市的务工人员张新艳说。

张秀芸介绍,下一步,西青区人社局将加大线上就业服务力度,积极发布企业招聘信息,鼓励更多受援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来津就业。在疫情期间,实现精准扶贫的同时,解决企业用工问题。

相关推荐
记者观察:互联互通,不断织密的交通网铺展开放合作之路

从空中俯瞰,一张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正在京津冀大地加速铺展,促进区域更好互联互通。

纪录片|和合津韵

天津,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这个九河下梢的千年古渡正以开放包容之姿迎接“上合之约”。天津与上合交流的故事在河海融汇、洋陆接连中生生不息。

看,“数”说天津与上合之合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即将在津城启幕,世界目光齐聚渤海之滨,这座位于“一带一路”海陆交汇点的北方港城,正以包容开放之姿,描述上合津韵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