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江苏建80多个万头猪场 推进自动化、数字化养猪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冯蕊 2020-03-12 16:05:40

新华社南京3月12日电(记者赵久龙)多层养猪大楼实现自动饲喂、饮水、除粪,“猪脸识别”“红外测温”等助力数字化、物联化养猪,养猪场和供电公司签订协议推进沼液发电上网……

当前,江苏各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恢复生猪产能、新建猪场,兴起万头猪场投资建设热潮。记者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江苏全省规划和在建的万头猪场已达80多个。

“必须尽快恢复生猪产能,保障货足价稳。”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江苏今年不但要激活现有猪场产能,还要改扩建、新建一批规模猪场。为推动养猪业复兴,江苏省委省政府把生猪生产目标列入2020年高质量发展考核。

近日,苏州市促进养猪业恢复的9条措施出台,各区市完成目标考核,一次性奖补1000万元,种猪每头每年奖励1000元。养猪业贷款在省里贴息2%的基础上,苏州再贴息1%。吴江、张家港两个万头猪场项目已分别于2月底、3月初开工。为节约用地,昆山、吴中的养猪场盖成了6层高的养猪大楼,实行“楼房养猪”。

南京市环保部门近日也出台了支持生猪生产的改革举措,执法检查依法依规和包容审慎相结合,对年出栏量5000头以上的养猪场试行环境评估和承诺制,粪污处理项目纳入“环保贷”支持范围。南京将至少建成5个万头猪场,年产能30万头猪,其中4个猪场本月开工。此外,苏中、苏北土地空间多,养猪场规模更大。

据介绍,江苏在建项目今年下半年将陆续投产,加上现有猪场盘活、产能恢复,今年底力争完成1800万头的生产指标,生猪供应紧张局面将大大缓解。

相关推荐
首趟“中吉乌”铁公联运国际班列从无锡发车

4月16日上午,江苏首趟采用海关总署出口货物铁公多式联运业务模式的整列国际班列——“中吉乌”铁公联运国际班列从无锡西站顺利发车。

跨越山海 共赴未来——江苏聚力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5.62万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占全国近1/6,连续7年稳居全国第一;现有外资企业4.3万家,吸引超八成“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投资兴业……江苏,这片凭海跨江、拥湖枕河的土地,近年来深化改革塑造制度型开放新格局,锚定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优势,强化枢纽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奋力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

家门口“搭车”,江苏企业开拓中亚市场

“中亚班列以其快速、稳定的特点,为企业出口提供了新选择。随着中亚地区还箱点、海外仓及堆场的建设,班列物流效率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苏州大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关务部经理寿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