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郎溪:巧种小黄茶 稳走脱贫路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李芸 2020-03-13 11:21:59

近日,在安徽郎溪毕桥镇施宏村黄魁茶叶生产基地内绿意盎然,走进茶树之中,还能嗅到一股清新之气。正是这一棵棵茶树让村民们的脱贫路越走越稳,村集体经济从负债到经营性年收入超30万元。

施宏村位于毕桥镇东部,是典型的丘陵地区,全村耕地面积3800余亩,而茶园却有4800余亩,“村里有种植茶树的传统,村民们的收入也是来自农作物种植或外出务工,但是以前农户种茶都是零散的,品质也较难保障,卖不出好价钱。”施宏村党总支书记陈厚荣称。

产业发展才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于是,施宏村将目光投向了地处该村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安徽宏云制茶有限公司,与其子公司安徽黄魁茶业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黄魁扶贫产业基地。“黄魁是一种高端红茶,产品的附属价值高,也是郎溪县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重点打造的特色农产品,我们要通过做好黄魁品牌茶实现增收。”施宏村驻村工作队扶贫专干夏锡俊说。

在扶贫方面,公司主要是提供种植技术指导、为贫困户提供务工岗位、保底收购以及订单式生产等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带动贫困户和茶农的发展。“现在我们的产品已经销往全国各地,非常受客户的欢迎。今年的价格还是比较好的,丰产期的茶叶地每亩能有2万元左右的收入。”安徽黄魁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戴世权说。每年,这个扶贫基地能为村集体带来8万元的稳定收益。

扶贫基地建设带来的好效益,让施宏村产业扶贫的道路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敞。2018年,在省外发展多年的永辉制茶有限公司来到施宏村,在这里打造产销一体的企业生产基地。永辉制茶有限公司以出口为主,这也为施宏村的茶叶打开了新的销售渠道。

施宏村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认真分析,以户为单位,按照致贫原因制定“一户一策”产业帮扶清单,并依据资源、资金、劳动力进行分类指导,积极协调沟通、因户施策。对有土地资源的,通过土地入股,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有劳动力的,通过在企业劳务输入,务工带动增加收入;对自身有茶园的,通过与龙头企业签订茶叶收购合同,订单带动脱贫;对贫困户无资金、无土地、无劳力等“三无”贫困户,采取小额扶贫贷款扶持,以贫困户为主体贷款,再以带资入股龙头企业分红。

据悉,施宏村原有99户贫困户,共计309人,如今已实现全部脱贫。近日,村“两委”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积极配合茶厂做好疫情防控,同时加强茶叶生产,并尽可能让茶农早点采摘鲜叶。(戴丹丹)

相关推荐
钢铁丝路茶香浓 中老铁路首批老挝茶叶跨境直达

9月20日,一批货值18.4万元的老挝茶叶经昆明海关所属勐腊海关监管合格后顺利抵达昆明。这是首批通过中老铁路进口的茶叶,中老铁路跨境货运又添新品种。

中缅技术转移国际培训班在云南芒市开班

9月22日,为期7天的中缅技术转移国际培训班(茶叶实用技术专题)在芒市开班。本次培训班旨在进一步深化中缅双方产业合作、推动技术转移,提升茶叶品质、延长产业链的核心技术。

通讯丨一盏茶:中国-东盟茶香交融酿合作新韵

“在马来西亚的很多‘老字号’华人餐馆,无论点一杯热茶或者冰茶,大多数情况下端上的都是一杯‘中国茶’,不少仍用六堡茶冲泡,”马来西亚六堡茶协会会长、马来西亚中国茶商总会理事郭俊邦说,“这是传承百年的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