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郎溪:巧种小黄茶 稳走脱贫路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李芸 2020-03-13 11:21:59

近日,在安徽郎溪毕桥镇施宏村黄魁茶叶生产基地内绿意盎然,走进茶树之中,还能嗅到一股清新之气。正是这一棵棵茶树让村民们的脱贫路越走越稳,村集体经济从负债到经营性年收入超30万元。

施宏村位于毕桥镇东部,是典型的丘陵地区,全村耕地面积3800余亩,而茶园却有4800余亩,“村里有种植茶树的传统,村民们的收入也是来自农作物种植或外出务工,但是以前农户种茶都是零散的,品质也较难保障,卖不出好价钱。”施宏村党总支书记陈厚荣称。

产业发展才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于是,施宏村将目光投向了地处该村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安徽宏云制茶有限公司,与其子公司安徽黄魁茶业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黄魁扶贫产业基地。“黄魁是一种高端红茶,产品的附属价值高,也是郎溪县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重点打造的特色农产品,我们要通过做好黄魁品牌茶实现增收。”施宏村驻村工作队扶贫专干夏锡俊说。

在扶贫方面,公司主要是提供种植技术指导、为贫困户提供务工岗位、保底收购以及订单式生产等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带动贫困户和茶农的发展。“现在我们的产品已经销往全国各地,非常受客户的欢迎。今年的价格还是比较好的,丰产期的茶叶地每亩能有2万元左右的收入。”安徽黄魁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戴世权说。每年,这个扶贫基地能为村集体带来8万元的稳定收益。

扶贫基地建设带来的好效益,让施宏村产业扶贫的道路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敞。2018年,在省外发展多年的永辉制茶有限公司来到施宏村,在这里打造产销一体的企业生产基地。永辉制茶有限公司以出口为主,这也为施宏村的茶叶打开了新的销售渠道。

施宏村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认真分析,以户为单位,按照致贫原因制定“一户一策”产业帮扶清单,并依据资源、资金、劳动力进行分类指导,积极协调沟通、因户施策。对有土地资源的,通过土地入股,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有劳动力的,通过在企业劳务输入,务工带动增加收入;对自身有茶园的,通过与龙头企业签订茶叶收购合同,订单带动脱贫;对贫困户无资金、无土地、无劳力等“三无”贫困户,采取小额扶贫贷款扶持,以贫困户为主体贷款,再以带资入股龙头企业分红。

据悉,施宏村原有99户贫困户,共计309人,如今已实现全部脱贫。近日,村“两委”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积极配合茶厂做好疫情防控,同时加强茶叶生产,并尽可能让茶农早点采摘鲜叶。(戴丹丹)

相关推荐
全球连线|山水相连 茶酒相会——中德古城文化交响

在中国新安江边,在德国雷格尼茨河旁,一边是茶叶清香,一方是啤酒醇厚,安徽歙县与德国巴伐利亚班贝格,两座中德古城在不同的文化历史中,展开了一场山水相遇、茶酒相会的对话。

全球连线|中国茶叶旅非记

在不少非洲国家,喝上一杯中国茶已成为当地人不可或缺的生活习惯。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茶叶出口量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中,有七个非洲国家。为了满足非洲人的饮茶需求,在中国茶叶主产地之一的安徽省黄山市,不少茶企正在加足马力生产出口至非洲的绿茶。

以茶为媒相聚 共话友谊合作——南亚商品(茶叶)节拉开序幕

作为第8届中国—南亚博览会的配套活动,南亚商品(茶叶)节提供了展示南亚国家及中国云南等地优质茶叶产品的平台,中外嘉宾、展商、茶爱好者齐聚一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茶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氤氲着历史的深邃与文化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