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自然、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讲究天人合一的中医文化,已有几千年历史。中医学和中药学完美结合的这一张张药方,必是由从业数十年的中医,根据药理、病理及自身经验才可开具。千变万化间,考验的是每一位中医药从业者对其精髓的不同领悟。
将中医精髓运用自如、将中医药发扬光大是绝大多数中医一生的追求。由此,人们常常用一个“老”字来形容中医,往往更多的是出于对一名“好”中医的敬仰。出身于中医世家的高鹏翔教授,40余年不断潜心研究与求索,只为让中医药造福更多的患者。
初心路上,药香飘
“想要学好中医医术,你必须从骨子里热爱中医,如果没有这份初心,是无法坚持下来的。”行医40余年的高鹏翔教授,一生都在追求和探索中医精髓的路上不断前行。他对高热、血证、肾衰、肝硬化、结肠炎火热病机有较深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失眠症研究也是其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等因素,“失眠”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一大问题。长期失眠将导致神经衰弱、免疫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危害。有研究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并且目前失眠症正趋于普遍化、年轻化。
“阴平阳秘,精神乃至。追溯失眠症病因,人们常说的神经衰弱是从西医的角度来讲,从中医角度来讲,在于瘀阻。”高鹏翔教授说。
高鹏翔教授选用百合、合欢花、地黄、丹参等十几味以滋阴清热为主的中药材组方,遵循中医“君臣佐使”配伍原则,组方中百合、地黄为君药,滋阴清热、养心安神;首乌藤、酸枣仁等为臣药,协助君药安神定志;佐以合欢花疏肝解郁,刺五加、玄参、麦冬、五味子、丹参滋阴养血安神,生石膏清热除烦;灯芯草为使药,引导诸药直达心经。诸药协同,共奏滋阴清热、疏肝解郁、宁心安神之功效。由于经验方中以百合、地黄为君药,用于失眠、阴虚热扰、多梦头晕,乏力诸症,能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明显地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深度,对阴虚火旺型的失眠有显著疗效。
携手药企,让好药走进千家万户
中医讲究的辨证施治,是由老中医在长期的中医治疗中,不断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很难用现代医学解释和验证。这也导致了中医在很长一段时间不为人们所重视。
“当年,我们中医科设在白求恩医大二院一个很偏的小角落里,来看病的病人很少,只有西医治不了的病,才会送到我们这边再看一看,但也会经常出现‘奇迹’。”高鹏翔教授回忆道。虽然当时就诊患者数量有限,但每一位患者的充分肯定,更加坚定了他把中医药发扬光大的决心。
就在高鹏翔教授为中医药惠及更多患者而孜孜摸索的时候,扬子江药业集团,同样在为弘扬民族医药,开发名优中药,造福全人类健康,而不断求索。一次机缘巧合,让两者相见恨晚,达成联合开发,共同研发百乐眠胶囊的合作。
“中医药发展要遵循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就是把一些经典名方提炼出来,传承下去,扬子江在这方面做的很实际。守正创新就是要走一条做真药、做好药的路,而且要不断探索创新,让广大患者的药越吃越精、越来越好。”高鹏翔教授说。
传承与创新,让中医药守护人民健康
2019年,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成立、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被纳入国际疾病分类体系……中医药已成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中医药事业也迎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建设健康中国,中医药大有可为。”高鹏翔教授认为。中医药在服务“健康中国”进程中,须转变理念、创新模式、明晰路径,做好传承与创新的大文章。
中医药从古至今,传承是永恒的主题,没有传承就没有发展。几千年来,中医学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高鹏翔教授认为,中医药专门人才是传播中医药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使者,要牢牢把握传承这一根本。
数据显示,中医药高等教育目前已培养出近200万名中医药专门人才,充实到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及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各个领域,支撑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高鹏翔教授建议,要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进一步发力中医药教育和人才建设,将优秀中医诊疗经验和学术思想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中医要往前发展和进步,中医现代化是大势所趋。90年代初,高鹏翔教授有关失眠的研究受到扬子江药业集团的关注,受邀献方。扬子江药业集团通过现代生产工艺,将百乐眠加工成服用方便的药物制剂。高鹏翔教授认为,让中医药优质的健康医疗服务惠及更多百姓,医药企业应在中医现代化方面进一步研究探索。
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曾介绍,为创新推进中药现代化,企业正全力打造中医药产业园“龙凤堂”。龙凤堂建设了一套全自动化智能中药物流系统,进一步改革传统中药生产工艺,使生产更智能化、精准化、精益化,打造中医药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转型样板。
加快实现中医药现代化,让中医药更好地惠及全球,也离不开中医药的科普教育和文化宣传。高教授指出,近年来,有的中医养生保健宣传内容花样百出、众说纷纭,有的内容甚至瞎编乱造、前后矛盾。他近期正在筹备写作的《吃与健康》一书,打算用深入浅出的方式给读者系统性科普介绍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理论及实践意义。
高鹏翔教授说,要做好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做好中医科普工作,要以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活动助推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提高全民中医文化的科学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