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将逐步增加对非援助规模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7-27 10:27:00

 

00123f3c45ea051276aa03

新华社信息北京7月27日电 (记者王优玲) 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商务参赞舒骆玫26日说,随着国力增强,中国将会逐步增加对外援助的规模,包括对非援助。

舒骆玫在商务部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说,总的来说,对非援助是在中国力所能及的前提下量力而行的,对非援助在中国整个GDP中占比仍有限,中国对非援助没有超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所能承受的水平。

据悉,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将于29日在北京举行。据介绍,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于2000年,是中非之间开展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和促进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迄今已召开过两次峰会和6次部长级会议。在去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中国提出未来3年中非重点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并为此安排了600亿美元资金支持。

舒骆玫说, 过去,中非经贸合作方式比较单一,以发展援助和贸易往来为主,现在中非经贸发展领域已经拓宽到基础设施、产业投资、金融合作、物流以及区域航空。

据介绍,2000年以来,中国帮助非洲建设了120多个教育设施,近40个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改造医疗卫生设施70多个,提供了约3800人份的青蒿素抗疟药品,派出的医务人员有7000多人次,农业专家有2000多人次,中国为非洲50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在北京培训8万多名各类人才,向16个非洲国家派遣志愿者约500人次。

相关推荐
“非洲英语国家旅游资源开发专题研修班”在京开班

4月10日,“非洲英语国家旅游资源开发专题研修班”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开班,来自安哥拉、赤道几内亚、毛里求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舌尔、赞比亚6国旅游领域26位官员和专家学者参加本次研修班。

非洲超50国逾400家实体店加入“群聊” 深圳企业绿色出海新增“快速通道”

为深化共建“一带一路”绿色产业合作,推动中国优质绿色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近日,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与深圳绿色丝路国际商贸咨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国际观察丨中国农业技术解锁非洲“丰收密码”

近年来,中国农业技术跨越山海,以创新与务实为笔,在非洲大地书写从“靠天吃饭”到“技术赋能”的变革篇章。从杂交水稻掀起的“绿色革命”,到菌草技术激活荒漠生机,再到合作机制下的双向奔赴,中非农业合作正以务实举措解锁非洲大陆的“丰收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