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春暖花开待客来——福建旅游行业复工复产见闻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04-07 11:00:52

新华社福州4月7日电(记者张华迎)约上三五好友,在森林中漫步,呼吸新鲜空气,感受鸟语花香的大自然;带着家人和孩子,在空旷的沙滩上吹吹海风,听听海浪敲打礁石的声音……记者近日在福建多地采访发现,一大批旅游景区、文旅企业正在加速复工复产,越来越多“宅”在家中的民众也开始走出家门享受春光。

经过体温检测、出示健康码、登记实名信息、排查14天行程等严格的流程后,来自福州的游客林秋盛和家人顺利进入福建土楼永定景区。“这段时间基本上都在家里待着,没怎么出门。听说土楼景区恢复开放了,就想趁着人少,带着父母和孩子来这里郊游踏青,体验客家文化。”

“游客来了,土楼又要热闹起来了。”福建省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李长流说,景区恢复开放半个月以来,游客数量正在逐渐增多。为避免游客量过于密集,景区在要求游客佩戴好口罩的同时,还采取实时游客流量管控措施,分时段安排游客间隔性入园。

4月的厦门鼓浪屿,处处繁花似锦、鸟语花香。听说鼓浪屿已经恢复开放,广东游客李泽群赶紧买好船票上岛游玩。“春日的鼓浪屿风景怡人,现在岛上不像过去那样‘拥挤’,正好可以好好感受一下世界文化遗产的底蕴。”

最近几天,看着上岛的游客日渐增多,鼓浪屿家庭旅馆协会会长董启农的心情愈加舒畅。“情况正在慢慢好起来,现在岛上已经有一大批民宿开始营业。”董启农说,为了吸引游客上岛游玩,一些民宿尝试在多个网络平台直播客房消杀工作,同时推介鼓浪屿特色景点,带领网友“云游”鼓浪屿。

记者走访发现,疫情期间,一些旅游景区虽然无法正常接待游客,但他们并未因此按下“暂停键”,而是苦练“内功”,利用这段旅游“空档期”发力,围绕基础设施维护建设和旅游产品、营销方式提升做足准备。

“我们利用这段时间,在风景区产品策划、提升游客体验等方面都进行了优化和提升。”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杨一鸣说,目前风景区已邀请运营团队,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在水帘洞打造人工瀑布等景观;同时,结合当地神话传说,围绕玉女峰和大王峰设计爱情主线,打造一批符合武夷山特色的网红打卡点。

景区、文旅企业积极“自救”之余,当地政府部门也在想方设法帮助文旅企业渡过难关。

开展挂钩帮扶、暂退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给予贷款贴息……福建省文旅厅副厅长苏庆赐介绍,近期,福建各地相继出台了一批支持或惠及文旅企业的政策措施。针对疫情引发的消费观念新变化,福建还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文旅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开发康养旅游、生态旅游、科技旅游等精品项目,满足民众文旅新需求。

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福建已恢复开放A级旅游景区124家,占福建省A级景区总量的33%,大部分为城市公园或户外开放型参观景区,更多景区还在陆续开放中。

相关推荐
丝路同心 光影筑梦——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侧记

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以“丝路通天下,光影耀闽都”为主题,汇聚“金丝路奖”评选、电影展映、电影嘉年华、惠民消费季等300余场活动,吸引全球电影人、行业机构与观众广泛参与,生动诠释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电影领域的深度互动与文化共情。

福建省开行首列快速多式联运班列

10月10日,一列装载25个集装箱轻工产品的X8666次快速多式联运班列从福建省泉州市黄塘铁路货场驶出,以最高120公里时速开往重庆团结村站。这标志着福建省首列快速多式联运班列正式开行。

福建南平:数字化赋能“大武夷文化旅游圈”转型升级

近年来,福建南平强化区域联动,打造“大武夷文化旅游圈”,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和福建会客厅,以数字化赋能全域旅游升级发展,走出一条独具南平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