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埇桥区建设“四好”美丽乡村 打造农村长治久美新乐园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李芸 2020-04-09 16:15:26

近年来,埇桥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分7批统筹推进7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中心村建设、23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注重抓好已建成美丽乡村的长效管护,精心打造出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特色打造好。按照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的“四美”标准,修订完善全区村庄布点总体规划,科学编制中心村建设规划,体现一村一景。在保留皖北农村风貌、弘扬乡土文化的基础上,依托传承传统文化和乡村资源禀赋,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个性化“名片”,做到“一村一主题、一村一文化、一村一特色”。立足乡村区位、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要素,注重服务功能、建筑风格、田园风貌和自然景观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掘村庄文化内涵,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持久生命力。把乡村文化传承保护、历史文化挖掘弘扬作为重要内容,为美丽乡村增添文化之美,做到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成功打造了“八张、沈家设施蔬菜园”“关湖甜叶菊产业园”“闵祠银杏园”“镇头香稻米基地”等 20 多个特色产业村,做响了蒿沟牡丹节、沈圩桃花节、关湖油菜花节、五柳旅游节、沟西西瓜节等品牌,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布局。

要素保障好。区委、区政府把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推进,通过项目化管理,严格落实要素保障,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在资金保障上,积极创新美丽乡村建设融资方式,2013年以来,共投资15.6亿元用于美丽乡村(镇)建设。在项目支持上,积极整合土地增减挂、安全饮水、污水治理、道路畅通、农田水利改造提升、绿化提升等项目向美丽乡村中心村集中。落实好管护资金。区级将美丽乡村中心村长效管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个中心村每年安排5万元管护经费;乡镇、村根据中心村长效管护实际需要,自筹部分管护资金。对管护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确保管护资金用在刀刃上。

产业培育好。以创新的理念抓产业,盘活发展资源,创新发展模式,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特色产业,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促进“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转变,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提升村集体“造血”功能,为美丽乡村长效管护提供资金支撑。永镇乡关湖村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大力践行创先理念,积极培育甜叶菊产业,建立甜叶菊扶贫基地,成立甜叶菊专业合作社,2019年发展甜叶菊种植12536亩,农民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48.5万元;夹沟镇镇头村依托三面环山、自然景色优美、水资源丰富的地理优势,积极培育香稻米产业,2019年发展香稻米种植5682亩,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8856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8.6万元,为搞好农村环境整治和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长效管护好。坚持有管护机制、有管护资金、有管护人员、有管护措施、有督查考核“五有”标准,注重抓好中心村长效管护,确保已建成的美丽乡村中心村长治久美。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管护”的原则,明确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村公共服务中心、公厕、室外体育器材等公共设施由村委会作为管护主体和责任人;户厕、农户房前屋后的绿化由农户负责管护;污水处理设施由市场化公司统一建设、运营和管护。积极开展“最美乡镇”“最美村(居)”“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儿媳”和“十星级文明户”“清洁卫生户”“美丽庭院”等乡风文明建设评选和科技下乡、文化下乡、广场舞大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推进乡风文明、家风和谐。(余明明)

相关推荐
安徽宿徐现代产业园区:“腾笼换鸟”深度挖潜 释放用地空间

今年以来,宿州市埇桥区宿徐现代产业园围绕装备制造等已形成基本完善的产业链条,迎来了企业质量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转型期。

安徽宿州埇桥区统计局:“三举措”扎实推进投资项目入库工作

为全面准确反映埇桥区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连日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统计局采取多项措施,全力推动投资项目入库工作。

安徽宿州埇桥区市监局:念好“三字诀” 提升商事登记服务质量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市场监管局不断优化市场监管领域营商环境,为加快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