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阿根廷农产品出口因疫情现下滑 但专家预计未来将大幅反弹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邵非 2020-04-10 14:54:36

新华丝路布宜诺斯艾利斯4月10日(记者倪瑞捷)阿根廷是中国大豆、小麦、玉米等农产品重要的进口来源国。受疫情影响,阿根廷农产品出口出现下滑,但由于中国方面的需求,专家预计其出口不久将出现大幅反弹。

阿根廷自3月3日发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境内的一些城市和农产品产区采取了一些单方面的措施,比如阿根廷大豆产区圣达菲省的廷布斯(timbus)公社就决定临时关闭谷物运输的港口,众多粮食企业的出口都受到了影响。

3月19日,阿根廷政府发布了“全民隔离”的政令,随后将隔离令延长到了4月12日,不过直到3月底农业部门的生产才被彻底放开。阿根廷油业协会在一份公报中表示,农业出口和港口被阿根廷视为“基础部门”,所以在“全民隔离”期间仍然能够继续运转。阿根廷交通部也颁布了一项决议,从事外贸、货物运输、石油行业的民众可以免除执行“全民隔离”法令。

阿根廷油业协会与阿根廷粮食出口中心在发布的一份联合公报中表示,阿根廷国内物流出现了一定的瓶颈和延迟,物流延迟的主要原因是交通部在颁布外贸物流人员免除隔离法令前导致的物流积压,以及如今在船只上花费的检查时间。当前,阿根廷所有的22个谷物及其副产品出口的码头都执行了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特殊的检查措施。

公报表示,由于交通方面的障碍,在农产品加工厂和码头之间流通的卡车减少了约50%。相比联邦政府的法令,地方政府的措施更倾向于保护农产品出口,因为农业出口对地方来说非常重要。

3月,阿根廷农产品出口净收入为10.64亿美元,比2019年的同期收入要少6.9%,主要原因是政府颁布“全民隔离”政令初期没有考虑到农业出口的特殊性,使得许多出口延迟和积压,交通运输能力也大幅下降。

大豆是阿根廷对华出口最重要的产品。阿根廷油业协会和粮食出口中心近日联合发布的另一份公报称,新冠肺炎疫情会给阿根廷全年的大豆出口造成超过30亿美元的损失,其主要原因是大豆价格的下跌,目前大豆每吨的价格已经从360美元下跌到了305美元。

报告说,政府采取的“全民隔离”措施让农业部门的生产活动放缓,工厂和港口都采取了预防措施导致人员减少,海关、质检、银行都被暂时关闭了,虽然现在已经逐步恢复了,但还是导致出口的流程变慢。

阿根廷国际贸易分析师巴布洛·科恩布鲁姆(Pablo Kornblum)预测,虽然阿根廷农产品出口遭遇了下滑,但预计会出现一个大幅的反弹。由于中国方面的粮食需求在增加,新冠肺炎疫情会让阿根廷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有所增加。疫情对两国经贸关系的影响有限,阿根廷出产的农产品正是中国所需要的,两国的互补性很高。


相关推荐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5月4日,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卢汉市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和游客驻足观看。

镜头微观察|西部陆海新通道助力沿线特色农产品共享市场红利

近年来,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发力,重庆的柠檬和柑橘、广西的沃柑等优势特色农产品“跑进”国际市场;泰国的香水椰、榴莲,越南的火龙果、芒果等东南亚特色产品得以更快捷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福建)-阿根廷经贸合作推介会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办

中国(福建)-阿根廷经贸合作推介会9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办,中阿有关政府、协会、企业等共约200多人参与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