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技术改变“靠天吃饭”局面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7-07-19 15:57:20

新华社阿比让7月19日电(记者陈晨)“日暖林梢鹎鵊鸣,稻陂无处不青青。”7月,科特迪瓦正逢雨季,在距科经济首都阿比让160公里的“格格杜垦区”,稻田里绿浪翻滚,水稻茁壮生长。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一堂关于水稻机械化技术实践的实地教学课程正在垦区田间进行。从中国远道而来的水稻专家们为来自科全国水稻种植行业的40余名代表提供为期一个月的水稻育种和栽培、田间管理、收割和加工等方面的专业培训。

让中国技术“落地开花”

来自科西部塞盖拉省的福法纳·瓦苏莱马纳是水稻培训班的班长。

2012年,他买下了2公顷土地开始种植水稻。和绝大多数科特迪瓦稻农一样,福法纳不了解科学的种植技术,家里的庄稼水田不成形,灌溉靠雨水,属于典型的“靠天吃饭”。

谈起这次水稻技术培训班,他兴奋地对记者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中国专家向我们传授了先进的种植技术,介绍了多种机械设备,并且我们有机会亲自操作,这有利于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

福法纳说:“我知道中国掌握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这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如今,我们在这里学习中国水稻技术,未来还将把这些知识传播给更多的科特迪瓦稻农。”

因地制宜 授人以渔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王学华向记者介绍,今年6月以来,科特迪瓦雨季的雨量过大,造成南部众多庄稼地受洪涝灾害影响严重。

“今年的培训内容中增加了‘水稻旱育秧技术’,经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这种新的育秧方法可有效规避洪涝灾害,提升秧苗质量,实现粮食增产的目标,而且在科特迪瓦推广的可行性很大。”他说。

农机技术操作也是培训的重点内容之一,湖南湘亚非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尧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方式,就翻地这一环节而言,平均每公顷土地需32人同时劳作一天时间完成,而同样的工作量由一人操作机械4小时便可完工。

作为中科两国农业合作的示范基地,“格格杜垦区”是科特迪瓦全国闻名的水稻种植基地。经过20余年的农业技术合作,垦区内每公顷土地水稻产量大幅提高,稻农的直接收入增加10%以上。未来将有更多的水稻种植者从中非农业合作中获益。

六旬庄稼汉的丰收梦

年已花甲的桑巴·凯塔是科北方泰希尼市的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已经种了40多年的水稻。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坐在田埂上休息。金灿灿的阳光下,他眯缝着双眼,望着稻浪涌动。

他告诉记者,去年便得知中国政府在这里搞起了水稻技术培训,他找到泰希尼的农业官员,希望到垦区来学习中国专家是如何种庄稼的。

“我家有3公顷多稻田,每年只收一季水稻,收获的稻米还不足家里十几口人糊口,”桑巴说,“正是因为家里没有机械,没有好稻种,所以收成不好。”

“虽然年岁大了,我也要学习新技术。我的梦想是让家人都能吃饱饭,让泰希尼也能成为粮仓。”桑巴充满期待地说。

正如中国驻科特迪瓦大使唐卫斌7月3日在本次水稻技术培训开班仪式上所言,“中科两国农业领域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在中国专家的指导下,科特迪瓦正朝着“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目标”逐步迈进,相信未来这片田野将更加美丽富饶。

相关推荐
通讯|中国传统文化启迪我更加热爱家乡——一位科特迪瓦少林武僧的中国情缘

延明告诉记者,中国传统文化对他影响最深的四个字就是“爱国爱家”。在包容、广博的中国传统文化启发下,他更加热爱非洲、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人,并且一直保留着那份将中国文化带回非洲的初心。

通讯丨“终于能全家人坐在一起看球赛了”——科特迪瓦村民喜谈“万村通”

2015年12月,为推进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中国政府提出愿同非方重点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其中“万村通”项目旨在为非洲1万个村庄接入卫星数字电视信号。

科特迪瓦旅游和休闲部合作与职业司副司长:科特迪瓦文化旅游业发展需要中国经验

“科特迪瓦需要中国的文化旅游人才培养经验。”科特迪瓦旅游和休闲部合作与职业司副司长萨哈·阿提苏在日前举行的2023中国(浙江)中非经贸论坛暨中非文化合作交流月开幕式期间接受采访时说。阿提苏表示,中非经贸论坛以及中非文化交流月框架下举办的活动,特别是2023中非文化和旅游合作论坛对科特迪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将有助于加强科中和中非之间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