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新疆制造业提质增效“内练”创新“外练”线上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04-17 10:51:59

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17日电(记者郝玉、丁磊)随着国内各行各业加快复工复产,新疆制造业企业近期通过内部技术创新和开拓线上渠道,不断提质增效,努力化解疫情带来的影响。

在双钱集团(新疆)昆仑轮胎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数十台桁架机器人在空中“奔走”,工人有条不紊地负责炼胶、敷贴等工序,一条条轮胎“整装待发”。

受海外疫情影响,这家轮胎生产厂面临原材料供给不足压力。为减少对海外市场依赖,企业近期投入2000万元研发经费,优化原材料配方。相关负责人罗春江说,研发正在持续改进阶段,企业将尽快开发更多国产产品,将原材料供应不足带来的损失补回来。自3月10日有序复产以来,企业轮胎日产量已达5000多条,重现“满负荷”状态。

一些制造业企业实行线上线下资源联动方式在疫情中“闯”出逆袭之路。以农牧机械制造为主业的新疆新研牧神科技有限公司,一季度通过在线接单方式已接单400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0%左右,预计今年将完成1800台各类农牧机械的生产目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介绍,目前新疆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全部复工,不少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抢抓市场,变革管理,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方面,自治区还建立了重点央企、骨干民企“一对一”联络员机制,开展驻企帮扶,助力企业达产增效。

相关推荐
“新疆是个好地方”文化旅游推介会在印尼雅加达举行

“2025新疆是个好地方”——新疆文化和旅游资源海外推广活动17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

新疆口岸电商助力中国商品跨境“速达”

作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重要边境口岸城市,霍尔果斯已吸引40余家跨境电商企业入驻。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摆渡人”看中国汽车“西行记”

在新疆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出境车辆络绎不绝地从这里驶向中亚和欧洲,一派繁忙景象。距离口岸不远处的连霍高速公路边,随处可见一排排停放得整整齐齐的崭新车辆。这批等待出关的车辆中,有不少将以“自驾出口”方式运送到哈萨克斯坦境内,这些驾驶出口车辆的司机被称为国门“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