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明光:党建引领助振兴 人居环境美如画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李芸 2020-04-26 16:55:33

近年来,安徽省明光市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坐落在鲁山脚下的侯胡郢就是盛开在美丽乡村中的一朵鲜花。

环境整治气象新

侯胡郢村民组现有村民125户,519人。2019年8月开始启动人居环境整治。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通过“五制并举”撬动,一举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局面。并拆除废旧房屋27间,大型农机棚6个,旱厕35个,废弃猪圈26个,合计2589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75处,建成公厕2个,制作安装栅栏3260米,对污水坑塘、沟渠填土近5000立方米,整理新增村庄空闲地70多亩。如今,侯胡郢旧貌换新颜,一派新气象。

农耕文化氛围浓

坐落在鲁山脚下的侯胡郢原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经过量身打造后,摇身一变,面貌焕然一新,令人刮目相看。

走进侯胡郢村头,一幅醒目巨大的“望得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墙体山水画,令人注目。这幅山水画的远处,是重峦叠嶂的青山,在一棵沧桑的古树下,一农夫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肩扛木梨,牵着一头栩栩如生的耕牛,再现了当年农耕时代的场景。

在另一家墙体上,一幅传统农耕文化山水画,无形中将人们带进当年传统的农耕境界。墙体上的蓑衣、鱼篓、草鞋就是六十年以前的象征。如果说,这幅墙体山水画是过去的象征,那么在一家山墙上的“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山水画,三位农民用稻箩挑着金灿灿的丰收稻谷图景,更体现了当年的真实写照。它虽是一幅丰收图景,但它描绘了农民丰收的喜悦场景。尤其是画面上扬稻谷的风车、碾子、独轮车、锄头、背箕、煤油灯、菜篮子等农民常用的农用具,这些“老古董”地地道道让人们记得住乡愁。

这幅画是画在72岁田贯友家山墙上的,他深有体会地说:传统的农耕文化山水画,是侯胡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农家石具“收藏馆”

在侯胡郢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随处可以看到数十个当年农户用的石碾、石磨、石磙、对窝、猪槽等石具,随处可见。这里石具是当年农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些石具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一个个被遗弃在村头路边。在人居环境整治中,为美化环境,将这些一个个被淘汰的石具收集起来,经过合理布局,将石碾、石磨、石磙、对窝、猪槽分门别类,设计不同造型,组合在一起,将村庄点缀得惟妙惟肖,古朴典雅。

这是将石磨、磨盘、石碾、猪槽组合在一起的,经过打造组合,赋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也成为侯胡郢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亮点。石磨旁还竖了一个木牌,介绍石磨的构造和用途,供游人参观。

在林庄南口一条水泥路旁将对窝、石碾、石磨设置一个草坪处,被安放的井井有条,供村民茶余饭后来到这里小憩、游玩,或体验脚踩对窝的感受,陶冶情操。一进村口,一个石碾和一个让人们体验农家生活的石磨更吸引人们的眼球。村民付玉新告诉笔者:这些石具经过精心打造,既美化了村庄环境,又提升了村庄的人文品味,更是侯胡郢石具“露天收藏馆”。

留住乡愁体验场

体验农家生活,留得住乡愁,是侯胡郢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特色。在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墙体山水画旁,村民别有用心的设置了一个石磨和磨担专供游客和人们体验农家生活,留得住乡愁之用。

在田贯友家屋后设置的脚踩石磨,也是让游客和村民常来体验体验农家生活的滋味,寻找乐趣。如今,村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架起脚踩石磨,让年轻人体验老一辈当年农家生活很有意义,使我们不忘乡愁,记得住乡愁。(袁松树   孙姣姣)

相关推荐
陕西工行:成功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

​近日,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指导咸阳分行成功发放全行首笔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为服务乡村振兴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金融工具。

人才兴业 和美乡村——一个湖南县级市的乡村振兴实践观察

光阴流转,县域发展不断迎接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宁乡人始终把“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牢记心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宁乡苦干实干,顺利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又开始在乡村振兴的考卷上努力作答。

长乐猴屿乡:真情服务“醉”乡亲 总部经济“爱”侨乡

近年来,作为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福建省全域生态文旅小镇的猴屿乡通过总部经济和文旅经济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带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着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猴屿实践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