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三年建成1000处!我国加快建设煤矿智能化工作面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刘洋 2020-05-06 14:12:11

新华社北京5月6日电(记者姜琳)“刮板机准备启动,采煤机开始启动……”在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调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按下启动钮,地下200米深处,一只“机甲巨兽”开始活动。

在华电煤业集团隆德煤矿,类似的“无人生产”已成常态:没有机械轰鸣、没有煤尘飞扬、没有人员忙碌。井下,采煤机割煤、拉架、推溜全部自动完成,滚滚“乌金”通过传送带缓缓运至地面。

这些都是近年来我国推进煤矿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建设的缩影。应急管理部办公厅负责人李豪文近日透露,三年后,煤矿的采煤、掘井智能化工作面将由目前的280处达到1000处,这部分煤矿的产能将占到10亿至15亿吨。

“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不仅造成人力资源极大浪费,而且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破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刘峰说,加快推进煤炭生产方式变革,集约、高效,是大势所趋,也是紧迫要求。

过去认为高风险、高强度、高密集用工的采煤作业,如今在一些大型先进煤矿,仅靠一个人在小小操控台就能完成。这不仅更为安全便利,还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代表着煤炭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刘峰表示。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多部门不久前下发《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明确要求,到2025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

相关推荐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逐绿前行四十年 累计植树4900余万棵

4月29日,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组织开展2025年义务植树活动。

全球连线|多国媒体人参访国家能源集团:国际能源合作大有可为

10月13日,前来参加第六届世界媒体峰会的部分参会代表走进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的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集控中心,了解新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先进做法与成果。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他们纷纷“点赞”中国的新能源建设,表示对国际能源合作充满期待。

国能印尼爪哇公司荣获印尼能矿部苏布罗托奖

国家能源集团神华国华(印尼)爪哇发电有限公司荣获苏布罗托(Subroto)大型发电厂(>200 MW)电力安全类别奖。